当前位置:走向社会   [关闭]
 
也谈“悔”与“不悔”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容尚谦  日期:2009/11/4

也谈“悔”与“不悔”

在知青网站上看到朋友们就知青生涯“悔”与“不悔”的讨论,也想谈谈我的看法。由于对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问题没有系统的研究,只是根据本人7年多的知青生涯谈谈感受,只是一种感性认识,自然是一孔之见,难免错误,难免偏颇。我还是把这种感受写出来,挂上网,是想就教于智者、贤者、长者、尊者,期盼得到指教,也想与知青朋友交换意见,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既然是试图对知青生涯的“悔”与“不悔”谈谈自己的看法,就离不开对上山下乡运动,知青群体和知青个人在运动中或在知青生涯中的作为进行反思,在这种反思中作出“悔”与“不悔”的判断。
一、上山下乡运动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初始,当然是希望通过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到农村去改变、改造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促进农业发展,改变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的状况,也是国家解决青年就业问题的一种途径。在上世纪50年代,党发出了号召,就会有人积极响应,就有了新一代农民,其典型人物就是邢燕子、侯隽等。当然,为了屯垦戍边,国家也组织了一批青年到边疆,如50年代的湖南、山东青年,尤其是女青年到新疆。从64年到66年,也陆续有广州知青到英德,到湛江,到海南。我记得上初一时,班里有个女同学,记忆中她叫郭艳玲(音),突然就不上学了,说是到农场去了。也还记得在六中时,团委书记王老师(姓氏记得不真切了,但老师的形象却记得很清楚,是一位清瘦的女老师,戴着眼镜)曾经给我们作过报告,说得就是她们到英德某农场慰问、看望六中校友的事,至今仍很清楚地记得王老师说在农场和校友包饺子、吃饺子的趣事。还有上海知青集体到新疆兵团落户工作,周总理到新疆时,还在石河子和上海知青交谈,鼓励他们建设新疆,当时报纸上有过报道,照片还登在画报上。我个人以为,那时,到农村去,是一种自愿的行为,不是非去不可的,没有强迫。这些知青,对自己当时选择到农村去,到边疆去,这种选择是否合适,这条路是对是错,可以有自己的评判,完全可以说我很后悔到农村去,或者说,我对选择到农村去绝不后悔。
68年的上山下乡,已成为运动。这种上山下乡运动,把数以千万计的知识青年送到农村去,送到农场去,完全是共和国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恶果之一。试想,从66年到68年,从初中到高中,整整6届的中学毕业生,数千万的青年,升学问题怎么解决,就业问题怎么解决,还有一些大学生呢?文革进行到68年,已经迫切地需要从“乱”到“治”了。毛主席和党中央非常清楚,任由这数千万青年在社会上游荡,绝不可能安定,绝不可能实现由大乱到大治的目标。然而,当时的现实情况是: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停滞,百业凋敝,怎么安置这些人呢?总得有一个解决的办法。因此,把这些人送到农村去,送到边疆去,就是唯一的办法了。于是,就有了68年的上山下乡大潮,以及以后延续10年之久的上山下乡运动。身处其中的我们,怎能摆脱历史的潮流裹挟,哪有我们选择的权利,我们能选择的,只能是到农村去,或是到农场去。既然无法选择,我们又怎么谈得上“悔”或“不悔”?
68年开始的上山下乡运动,至70年代末正式结束,前后延续约12年。从最初雄壮激昂的高潮,至雪崩式的回城潮,真是其兴也勃,其衰也忽。至于这个运动产生和终结的条件、原因,运动的成败、功过,它对整整一代人的影响以及与之有关的家庭、亲友的影响,对共和国四化进程的延缓,这些,不是我这支拙笔所能表达透彻的,当由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党史专家们去作深入研究后,给出结论。身陷这场运动的我们,能理性的认识多少这场运动的真面目?怎能用“悔”与“不悔”来评述。
二、知青群体
上山下乡运动的主体当然是知青群体。对这个群体的评判不能等同于对这个运动的评判。
老三届知青群体,是沐浴着新中国的阳光成长的一代,是在崇尚革命英雄主义和追求革命理想的年代里成长的一代,是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中成长的一代。可以说,听从党的召唤,一心报效祖国,实现革命理想已经深深地浸入我们骨子里。我们是带着激情,怀着理想,充满憧憬来到农村、来到农场的,我们期盼在农村建功立业。农村虽然艰苦,但我们还是期盼着能通过我们的双手改变农村面貌,为此,我们努力,我们艰苦奋斗。
在艰苦的劳动中,数以千万计的知识青年形成了一种精神——知青精神。我以为,知青精神的内涵主要是:“听党的话、报效祖国,勇于牺牲、甘于奉献,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执着进取。”知青精神是在特定的年代,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是党培养培育的成果,是优良革命传统教育的成果,是学习雷锋的成果。知青精神的核心就是报效祖国,其精髓就是艰苦奋斗,这是全体知青拥有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知青精神的引领下,我们走过了知青岁月,我们可以无愧地说,我们把青春奉献给了祖国。
客观的说,大量知青到了农村,一时间,确实提升了农村的文化层次,对加速农村发展变化,促进农村变迁改革,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记得我在97年和08年回到南林农场时,农场老职工还充满感情地对我说,68年知青来南林农场后的一段时间,是南林最充满朝气、最有活力的年代,不要说宣传队、医院、学校是知青作为主力,就是在连队的各个岗位,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都是你们为主呀。你们走了,是农场的损失。你们牵挂农场,想念农场,其实,农场也记着你们,我们也想着你们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激情开始消退,我们疑虑开始增长,中国的农村太落后了,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太缓慢了。 知青只是日复一日地从事着简单的生产劳动,我们知道了,单凭我们的努力是无法改变农村面貌的。我们曾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理想,以解放全人类为已任,这时,我们才意识到,我们连三餐温饱都成问题,赶的牛车还是木头轮子,这样的生产力水平,空谈什么实现共产主义,我们连自己都不能解放,空说什么解放全人类。上山下乡使我们对祖国的现实有了真切的感受,有了清醒的认识,与社会的广泛接触,目睹了农村的现状,体验着农民的生活,使我们从狂热到清醒,使我们从幼稚到成熟,我们一方面从事着艰苦的劳动,一方面苦苦思索着祖国的前途命运,也为自己的出路忧虑。上山下乡促使了一代青年的觉醒,促进了一代青年去认真地思索着中国究竟应该怎么办?中国究竟要走什么道路?我们始终“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正因为我们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要求改变祖国现状的意识特别强烈,一代知青,有着强烈的变革需求,有着强烈的改革愿望,使我们成为拥护改革开放,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骨干力量。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改革的最初形成和要求是包产到户,这绝不是偶然的。
上山下乡运动对知青的伤害非常大,知青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大,称他们为被耽误了的一代人,并没有错。还有与之相联系的家庭,也付出了许多,也为之受到影响。这一代知青,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生产劳动非常繁重,从城市来到农村,这种巨大的变化,使知青承受了巨大的考验。生活在农场的知青还好,他们的生活尚能自保,生活在农村,尤其是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生产队的,在以后插队的日子里,是需要家庭接济的,以至弄得家庭也困苦不堪。为此,李庆霖向毛主席写信反映了这种情况,不知他通过什么办法上达天听的,毛主席为此回复了李庆霖。这段话,我至今还记得非常清楚:“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此类问题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李庆霖的这封信,对促使国家注意知青的现状,着手逐步解决问题,还是产生了很大作用的。
经过几年的艰苦劳作,广大知青回头审视自己的成绩。他们终于发现,改天换地只是一种口号,农村一穷二白的状况根本没有、也不可能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改变,继续留在这个“广阔天地”里,其实是难以“大有作为”。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回城就成了共同愿望,而随着国家的形势改变,国家也在调整知青政策。两者结合,知青终于回到了他们出发的地点,回到了亲人的身边,只是曾经稚气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鬓边闪现了白发。
过去了,一切都过去了,只是留下历史的一个名词:知识青年,留下了知青的一段人生历程。广大的知识青年,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用自己的肩膀,承担了一段历史的责任,以自己的艰辛和付出,帮助共和国度过了一段艰难的岁月。虽然这种承担是被动的,但谁能说知青群体不值得共和国尊重。回城以后,在国企改革中,又有一部分知青被下岗,被待业,他们再次承受了国家改革的阵痛,再次承担了改革前进的成本。这些知青朋友,尤其值得我们尊敬,值得共和国尊重。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过:“评判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知青的事业虽然不显赫,但值得高尚的人们,值得后来人为之一掬热泪。
面对这样一个知青群体,分析产生这个群体的历史背景,看看他们艰辛历程,我们怎能用“悔”或“不悔”,“值得”或“不值得”去作一个简单的评判呢?
三、知青个人
知青虽然是一个群体,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在知青生活中,每个人都弹奏着不同的音符,书写着自己的历史,走过自己的路程。欲探知他们的“悔”与“不悔”,有必要对知青个人作一简单分析。
知青的学历不同,学识也大不相同。我是66届初三学生,但我就深深地感觉到我们与高中生,尤其是高三学生在知识上的差距非常大。高三的学长们已经结束了毕业考试,他们离大学只有一步之遥,而初中,尤其是初一的同学,他们仅仅离开小学才一年,其中的差距是很大。我们初中生自嘲地称自己是“初中鸡”,而初一的同学更是“初一鸡”了。这种学识上的差距,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对事物认知的程度。
知青的年龄不同,一起到南林的400多六中同学,最小的刚满15周岁,年长的已经跨过22周岁的门槛。这种年龄段的差距,不能同35岁到42岁的差距类比。这是少年与青年的差别,这种差别使他们心智成熟的程度有很大不同。记得刚到青年队,初一的同学放下行李,欢呼着往海边跑,而一些年龄稍大的同学,则心事重重,心情黯淡,有人还潸然泪下。年龄的差距,使我们对知青生活的体验有很大的不同。年龄的差距还表现在对待爱情和处理男女同学的关系上,低年龄的同学总是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做法,因为他们情窦未开;而高年级的同学则不一样,他们在处理男女同学关系上比较正常,相互结对、相互照顾的情况也较好。想当年,我所在的青年队以初中生为主,只有一个高中生,舆论导向是男女授受不亲,尽管初三的同学情窦已开,但在舆论高压下,加上脸皮薄,始终未敢向女同学吐露心声。尽管青年队的女知青人人容貌俊俏,但事实上,青年队27个知青中只有一个大学生(农机专业)和初三班老大姐最终结成眷属,其他男知青只能留下日后懊恼,封建思想真是害死人。须知,处在青春萌动期的知青,有爱情的生活经历和没有爱情的生活经历是大下一样的。
还有知青家庭状况不同,接触社会面不同,个人的志向、爱好不同,以及每人的性格不同,也形成了个人的差异。知青对这段生涯的感受,也与他们在农村或农场的时间长短不等而有变化。其中最短的可能只有几个月,最长的有十多年,也有个别的就扎根了。当然,在知青生涯中工作生活态度,也使他们对这段生活的感受不同。大多数知青还是有理想、有抱负,希望能干出一番业绩的,他们艰苦努力,认真锤炼自己,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仍能保持一种斗志,仍能严格要求自己,仍能坚持自己原则,这是不容易的,是令人尊敬的。记得康德说过一段话(原话记不清了),大意是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的崇高道德准则。我想,在那段生活中,严肃认真的知青和少数随遇而安,个别自暴自弃的人对这段生活的评判是不一样的。
在这里,我以为有必要把到农场和到农村的知青作一个区分。农场的知青,因为有健全的组织,特别是改军垦以后,现役军人运用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制度,用军管的办法来管理农场,使农场的知青受到了强力约束,同时,政治工作的激励作用,使农场知青有一种集体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总体上说,这批知青除了生活艰苦,劳动繁重外,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仍在继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生活能基本自保,如我们在南林,每月40斤大米,初始是22元工资,以后定级为26元,加上地区差5%,为27.3元,过了一段时间,地区差提高到10%,为28.6元,以后二级工为35.2元。这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农场知青的状况是比较好的,也是比较稳定的。但到农村的知青则不一样了,一是生产队不大管理知青,更别说思想政治工作了,除了第一年有基本生活口粮保障外,以后要自食其力都困难。他们不象农民,有宅基地,有自留地,也不会养猪种菜,时间长了,偷鸡摸菜的行为就少不了。最重要的是,知青到农村去,在土地资源有限,人口较多的农村地区,你是占有了本来就不多的资源,从农民口中分出一份口粮,使农民的生活更加困苦,因此,双方矛盾就逐渐产生,农民是不大欢迎知青的。不知我的这个认识是否正确,到农村去的知青战友不知会不会骂我乱弹。
正因为每一个知青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差别,对这段生活,大家也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不能强求一致。我们不能用对这段生活说“不悔”或“悔”作为界限来划分知青群体,更不能以此为标准来评判知青,借用老人家的一句话就是:作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分界线。我们不能认为对这段生活说“不悔”的知青就是高尚的,就是有坚定的革命性的,也不能认为说“悔”的知青就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允许大家做出自己的判断。我想,即使是说出“不悔”的知青,恐怕他们对“不悔”的理解也千差万别,也各有不同。说“悔”的同学也会对这段知青生活有着难忘的记忆,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忆起尘封的往事。但不管怎样,我想说的是,我们都是知青,我们都渡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四、我的认识
我对知青生涯,我对自己以这样的方式渡过青春岁月不悔,尽管有遗憾,如果不是文革,如果能继续读书深造,我可能会获得更大的成就。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假设,是一种可能,我们不能将可能看成必然,认为一定会如此。这种转换是有条件的,是需要努力的。
我不悔,因为艰难困苦,玉汝以成。我以为艰苦的磨练,对年青人是有益的,经过那段生活,我觉得对我的人生,有很大作用,它磨炼了我的意志品格,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承受各种困难和艰苦的挑战,坚定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尽管我今天不是高官,也非名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这样的状况,也许有人根本不屑。不过我对“成”的理解是,只要恪守自己的道德准则,认真做人做事,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社会上是一个好公民,在单位是一个好职工,在家中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当回首往事时,可以问心无愧,这就是“成”。我觉得,在农场7年多,艰苦的生活,艰辛的劳动,确实使我受益匪浅。
我不悔,是因为上山下乡使我对祖国的现状有了清醒的认识,促使我认真地去思考一些问题,从文革的恶梦中醒来。那段时间,许多知青都读了许多书,读书越多,越觉得当时的形势不对劲,有人戏称:“马列的书是越读越反动。”这种反动,是对文革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反动,大家都觉得不对劲。如果说,在学校我们接受的是革命传统教育,那么,在农场,我们学会了分析判断,对形势、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识,这对广大知青来说,应该是一种进步,一种收获。
我不悔,是因为南林有我浓得化不开的情感。那里,有我们青年队知青战斗集体,有我们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深情厚谊。曾记得,我们一起在宣传队演出;曾记得,我们一起伐木垦荒挖胶洞,一起搞芽接。记得我患疟疾时,在我床头嘘寒问暖的同学;记得在我情绪低落时给我鼓励的领导和朋友。我们为女同学捞起掉落井里的水桶,也在哄笑中接过女同学送来的食物。我更加难忘的是:何建华飞身上前,死死攥住了吊绳,生生把下坠的泥筐拉住,使在井底挖石的我拣回了一条命,他手掌的皮却扯开,鲜血淋淋。那时真的是“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尽管我现在远处安徽,但我最好的朋友仍是知青战友,距离和时间,都不能使这种友情淡去,只会越来越浓。昨天看了杨梅队的录像,听着“高高的杨梅山,遍地开红花,高高的杨梅山,革命战士来安家”的旋律,看看熟悉的面孔,我的眼眶湿润了。这一切的一切,我怎么能忘记。我不悔!
我不悔,海南、南林、青年队,是我挥洒过青春,抛洒过汗水的地方,有我可敬的领导,可亲的老工人。没有什么地方能让我如此梦牵魂绕,南林始终是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记得40周年回农场时,我和杜广生执意要去青年队看一看,车过前线,向青年队驰去的路上,景色大多依旧,我和杜广生只不断喃喃说着两个字:“没变”,“没变”,却难有更多的言语。青年队撤销之后,原址已湮没在灌木丛中,只留下旧时的一幢国家粮库,附近又成了新的铁路施工点。我和杜广生,以及陪同我们一起去的青年队旧时伙伴,现任农场教育科长的叶光华,在那里拍下了很多照片,算是一种留念吧。
我不悔,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知青在那儿生活过,工作过。
那儿有我们熟悉的地方,有我们的朋友和亲人,尽管和一些人在农场的关系一般,甚至有过不快,但时间淡去了不愉快,却将友谊提炼的更为浓烈。这番相见,只有执手泪眼相对了。看到我参加建设的牛寮电站碧波荡漾,马达轰鸣,我欣喜;看到南林场部的新气象,我感慨;看到农场上下热烈欢迎我们回归的场面,我感动;看到回场的知青战友溢于言表的兴奋,仿佛又回到年青时的雀跃,我激动。我看过《六连岭下的籐竹》,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知青生活。那时,我们很艰苦,但我们的知青生活又是绚烂多彩的。我曾将这篇文章打印出来,给我的同事看,他们都赞叹我们的知青生活(当然,没有亲身体会,是不知道这里面的苦的),面对我们用青春和汗水描绘出来的多彩知青生活,我不悔!我记得长眠在新丰工厂旁的路润维,我想起东岭三烈士,想起他们,我们就心里难过,我有什么理由后悔呢?
我不悔,我从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学生成长为具有一定农业生产知识的青年,身体壮健如牛。我抡斧伐木,挥锄开荒,砌墙架樑,插秧割稻;修过水利,挖过水井;我也曾执过教鞭,也曾扛枪保卫海防;做过文书,也当过火头军。我在农场入团入党,当了队长。7年多的农场生活,我过得充实、踏实,我不悔。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历史负责。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总有一些我们不可抗拒的力量左右着我们的命运,身处逆境时,是自强不息,还是怨天尤人,充分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让我们认真地审视自己走过的路,青春无悔,人生无悔。
                   
                        写在11·15到来之前

后记:文章写成后,原想放几天,再思考思考,再改改。但我明天要出远门,1115前不能上网了,只好先放在网上,请大家指教。以后根据大家的意见再改,改好后再上一次。到时我会写一个再版前言。


   文章评论  (共 40 条评论)   更多评论  >>>    

    评论者: 凑热闹 评论时间:2009/12/11 18:50:03

"悔"与"不悔"如此热闹,我亦加把嘴,唔执输.
    首先,孤立地提"悔"与"不悔"是不正确的.用辩证法的观点看,两者是一个矛盾体的两个方面,双方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不可分割.所以各有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片面性的亏,我们年青时吃得少吗?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以我们切不可再重蹈覆辙.
    因此,将两者的理由合二为一,再梳理一下,就差不多了.我们老祖宗留下一本易经给后代,有空应学习一下,再结合我们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其实是不难懂的.
    不知各位以为然否?欢迎讨论.


    评论者: 掘墓人 评论时间:2009/12/7 11:10:22


     对于上山下乡运动,有它的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对此,无所谓爱,也无所谓恨,它只不过“是历史给我们的青春选择的墓园”(摘自某杂志)-----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提法。
                有打油诗一首:
                 青春闯墓地,
                 当年真无奈。
                 怨也空抱怨,
                 悔亦无从悔。
    还是脚踏实地,自强不息,平静的走好自己的路吧。


    评论者: 悔呀悔,悔到生态渡假村 评论时间:2009/12/5 20:59:27

让悔的人继续悔,让不悔的人继续不悔:

悔当长悔继续悔,不悔直该永不悔
不悔得自过后悔,悔或不悔尽为悔





    评论者: 强人 评论时间:2009/12/5 20:21:22

昨晚眼花了,"悔"变"侮"没发现,可请网主更正?


    评论者: 强人 评论时间:2009/12/5 12:10:36

朱.邝二兄:怎么悔呀悔的悔到"生态渡假村"去了?
在下借此也先说两句客套话,然后回<悔>文评沦。
朱文旦赠小弟"强人"威名,受之无愧,用之不悔。"强人"指名树强,树之强于皮也。很厚颜不无耻,乐于接受。下面即厚一次给大家一乐。欢迎赐教,篡改。浪费大家时间,罪过。
                  无所谓"悔"   (回文诗)
           悔不即悔何为悔  苦中知苦是已
           "卫红"上山琼定局  回味成箩多典故
           (指名字)
           故典多箩成味回  局定琼山上"红卫"
                                     (红卫轮)
           苦已是苦知中苦  悔为何悔即不悔



发表评论 你的IP:3.16.*.*
 你的姓名:    验证码: (输入计算结果)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管理评论

 
charset=gb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