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师恩难忘   [关闭]
 
师生之间不存在什么“恩”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网  作者:吴非  提供者:提供者不是原作者  日期:2009/9/19

师生之间不存在什么“恩”

学生寄贺卡来,依着旧例,说了些美好的话,我理解他们的一片真心,但是对他们花费精力来表达心意感到没有必要。我一向认为,中国人逢场作戏地说点恭维话,即使是种客套,也是为图个吉利,于人于己,都说得过去。不在意别人是否领情,只怕礼数不到,这是一种谨慎的为人,无可厚非。但也因此就有了令人不堪的繁文缛节,让人感到活得真累。比如这送贺卡,纯粹已经是个形式,况且贺卡上面印的那些祝辞,也免不了一片虚情假意,教师节那天,刚入学十天的学生送来贺卡,上面写的竟也是“师恩难忘”。

这样说会不会伤及孩子?是不是言重了?我想,总得说一说了。我们中国,许多不错的事最终被弄成陋俗滥俗,往往也在于人们一团和气的熏染。其他不论,就说那个教师节,算个什么节日呢?有人说得好:节日是社会关注弱者的日子。未必没有道理。

我们中国的语言是做文章的语言。从懂事开始,便知纸上写的,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未必要画等号。比如,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是一句让我这种教师吃不消的套话。旧时说“为父”,意指在感情上要像儿子对待父亲那样恭敬,并非含有经济上供养的意思。然而,如今做父亲的该有多累?接连好几年,每到秋季都听到有父亲为子女筹学费而活活累死的事。可见“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未必是什么幸运事,责任大矣哉。我尝过类似的苦头。现在有些青年判断能力差,他在我门下读书三年,没学到什么东西,却要事事问,加上“终生以师为父”,什么事都来请教一番,真的比请钟点工还要方便。有同事说,他每次抱病上课,都希望下课后能让他早点回家休息。然而下课铃响,总有些学生围住他提问,他认为这些学生很好学,也懂礼貌,每次问完后还会说一声谢谢。我的同事累得喘气了,学生并不放他回家,而只是说:“老师,你休息一下再讲。”——这些,已经算是很知道“谢恩”的了。

也有同行对我说过学生在校如何依赖教师,而上了大学便视教师为路人。鲁迅当年侍候学生,替学生拎了鞋上街去补,补好了送回来,学生还嫌他动作慢,我想那学生一定是不见外,把他当亲爹爹嗔怪了。我们好多同行之所以会有失落感,可能恰恰在于那种弄错了关系,始乱终弃。说“乱”,是本当该是师生,因为在一起读书读出了感情(如古已有之的“弟子”之称),结果弄得像父子哥们。而仍旧是汉语的丰富性,“孝子”一词,既可以理解为偏正结构,也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的(我们的语文教学曾被人骂作“误尽苍生”,或许也有这个道理)。

        学生毕业上了大学,来看我,我常推说没有时间接待。虽然我还没有忙到连说二十分钟话的时间也没有的程度,但是我实在不愿意多说,我实在太累。我累,经常是因为教学工作不顺利,教学工作不顺利往往是因为学生不肯学、不配合。比如,上课时他明明知道教师在等待参与,他就是不发言;明知星期一要交作业,他偏要拖个三四天,弄得老师来不及批改……因为他们不愿意出该出的力气,就逼使我得用尽全部精力。这样,我的情绪坏了,身体也垮了。老师的身体垮了,学生这时会认为老师还是不错的,尽职的,能想起老师的一些好处;与此同时,他又想到,无论如何,今后不要当教师,择偶时如对方是教师,他(或她)就要犹豫了。

有时我会很悲观地想:这个世界上的确不可能有多少真正的“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或曰“知我者,二三子”,这意思就是你喜欢的人不会多,也不可能多。你何必要太在意学生的看法呢? 就我而言,我认为教书是一件适合我的工作,是一件我喜欢做的事。既是喜欢的事,那么如何做,自然不需要别人指手画脚,更不会把别人的赞扬或贬低太当回事。

    每次听到学生赞扬教师“无私奉献”,心里就很难过。难过的不仅仅是教师成了人们心目祭坛上的牺牲,也在于发现青年没有明白职业和责任感的关系,不知道关心教师,关心他人,而是一天天地变得虚伪,善于利用别人。的确,在中国,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不会考虑去读师范院校,而这些学生在学习阶段,却非常重视各种政治荣誉。

故而,我们得重新认识师生关系。其实,教师学生之间不存在什么“恩”。说“有恩”,无非是一方过多地付出而所入菲薄,做了一件世上的人不愿意做,乃至于学生的父母都无力做到的事,如救死扶伤之类。国民教育由国家投入,以启蒙昧,利在民族,教师受雇于国家,服务社会,用当今通俗之说,得由纳税人供养,按劳取酬,理顺了这层关系,就可以不去谈什么“恩”。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太在意那些赞辞的有或无,真或假了。

   文章评论  (共 9 条评论)   更多评论  >>>    

    评论者: 東藏三木 评论时间:2009/9/23 12:20:50

還論"師恩"裡的恩字."感恩","感激","感謝"這三個詞都有不同層次上的詞義,具體落到每個人還要看那個詞適用,用起來實是很複雜的.不能強求所有學生都認同某位教師是否很稱職或勉強稱職,甚至不稱職.真是見仁見智.



    评论者: 提供者不是原作者 评论时间:2009/9/22 10:58:37

提供者不是原作者转载吴非两文的缘故是:

1. 在提供者不是原作者仅有的两本字典《康熙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找不到“师恩”条;《现代汉语词典》有“恩师”条,注释是“对自己有恩情的师傅或老师”。 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按“SHIEN”五键,得到的是“1 施恩,2 ,......”,按“ENSHI”五键,得到的是“1 恩师,2 恩,......”。这可能说明不了什么,至少可视“师恩”为一生涩的词。至于“恩情”在“对自己有恩情的师傅或老师”一句里,如何定义,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2. 上网搜索“师恩”,上万上千条结果(将继续搜索)。但是最早出现“师恩”的是近代名人回忆,明清小说(如《儒林外史》清·吴敬梓)。大多数出现在教师节的新闻报道,中小学生征文,作文比赛,在1968年,文革以后,特别是有了教师节之后。吴非两文也在其中。如获至宝,转载在本网,不为其它,只为告诉大家:读读吴非老师的文章,看一
看“师恩难忘”栏目出题有没有出偏了。多谢,吴非两文有幸没有被删掉,引起争论,不算太踊跃,但言辞激烈,本是好事。

3. 吴非是老师,他可以说“师生之间没有什么恩”。我们不能,我们是老师的学生。那当了老师的老三届的同学们呢?那些教过老三届的同学的老师呢?国家,学校表彰老师,表彰老师的教学得法,辛勤劳动,决不是表彰老师施恩于学生。一个老师每年教一百人,三十年可教三千人。一生有三千人感恩(载道),叫老师们怎么吃得消。说“师恩”难道
不是太沉重了吗?尊敬的老师们,你们说呢?


    评论者: 又及 评论时间:2009/9/21 12:29:34

“精髓”,误写“脊髓”了。


    评论者: 顶顶本栏目 评论时间:2009/9/21 12:23:36

“恩师”,是敬意,是形容词,也可以是礼仪用语。恩字如同仁、孝、忠、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脊髓。时代进化了,旧词汇需要赋予新意,我同意,但要批它们,就幼稚了。批批传统的东西很容易,文革年代我们就“实践”过了。
恩、孝、仁等等是中国文字的骄傲,含义非常丰富,有时只能理解不可言传。英文就难找贴切的词对应,有人只好用 kind 代之,肤浅得很。所以西方人也很佩服中国的文字,佩服只有中国人才懂的内涵。
说到“恩师”,中国式的感情色彩很浓,决不是吴非所说的:要求学生报恩!吴非反对报恩,可以。但说恩师,就是报恩思想,报恩教育,就曲解了。
一直有人在网上批判传统警句,如批判“老师如蜡烛燃烧自己”,批判“园丁思想”,批判“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批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等,都是没有理解古训的精髓,抽掉了警句的灵魂,抓住一个字便做文章,肤浅浮躁,终归昙花一现。
吴非的看法,并不新鲜。拿到我们的尊师栏目来讨论,似乎没有必要,毕竟这里不是文字论坛。爱学术讨论的朋友,可上中国语文网。


    评论者: 東藏三木 评论时间:2009/9/21 8:28:06

有一些學生對我說過類似"一日為師終生為師"的話,我總是第一時間忙不迭回應:別!別!今日是該你們有教於我了.比如電腦互聯網這類東西總是學生比當年的老師我強多了.對我來說,肯耐心教我的學生反成了我老師.這次回海南,同回訪的六中的校友都見到我的學生時時輕拍著我肩膀,說:老師,您不懂哩!這是國情!您就寬心享受這頓晚飯(宴)吧!...
原來,謝師宴可以不用掏自己的腰包!


发表评论 你的IP:3.147.*.*
 你的姓名:    验证码: (输入计算结果)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管理评论

 
charset=gb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