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评论共9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评论者: 吃不消 评论时间:2009/9/19 23:17:22

还是不要说那种让教师吃不消的套话好。



    评论者: 顶晤顺 评论时间:2009/9/20 7:19:28

作者最后说:“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太在意那些赞辞的有或无,真或假了。”

可恰恰是作者很在意,所以才连篇累版地大谈“不存在......”




    评论者: 说说吴非 评论时间:2009/9/20 10:31:00

传统文化中,有“恩师”一说,千百年了,总有它流传的道理。
恩不恩,仅是表达一种态度,一种比喻,一种敬意。“感恩”既不是哲学,也不是科学,所以无需论证。
吴非者,无事生非也!




    评论者: 胡言乱语 评论时间:2009/9/20 21:00:11

胡说八道.将千年道理推翻了.传统文化中.天地君親师
.这也是比喻和敬意.我不赞同吴非的覌点.



    评论者: 東藏三木 评论时间:2009/9/21 8:28:06

有一些學生對我說過類似"一日為師終生為師"的話,我總是第一時間忙不迭回應:別!別!今日是該你們有教於我了.比如電腦互聯網這類東西總是學生比當年的老師我強多了.對我來說,肯耐心教我的學生反成了我老師.這次回海南,同回訪的六中的校友都見到我的學生時時輕拍著我肩膀,說:老師,您不懂哩!這是國情!您就寬心享受這頓晚飯(宴)吧!...
原來,謝師宴可以不用掏自己的腰包!



    评论者: 顶顶本栏目 评论时间:2009/9/21 12:23:36

“恩师”,是敬意,是形容词,也可以是礼仪用语。恩字如同仁、孝、忠、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脊髓。时代进化了,旧词汇需要赋予新意,我同意,但要批它们,就幼稚了。批批传统的东西很容易,文革年代我们就“实践”过了。
恩、孝、仁等等是中国文字的骄傲,含义非常丰富,有时只能理解不可言传。英文就难找贴切的词对应,有人只好用 kind 代之,肤浅得很。所以西方人也很佩服中国的文字,佩服只有中国人才懂的内涵。
说到“恩师”,中国式的感情色彩很浓,决不是吴非所说的:要求学生报恩!吴非反对报恩,可以。但说恩师,就是报恩思想,报恩教育,就曲解了。
一直有人在网上批判传统警句,如批判“老师如蜡烛燃烧自己”,批判“园丁思想”,批判“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批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等,都是没有理解古训的精髓,抽掉了警句的灵魂,抓住一个字便做文章,肤浅浮躁,终归昙花一现。
吴非的看法,并不新鲜。拿到我们的尊师栏目来讨论,似乎没有必要,毕竟这里不是文字论坛。爱学术讨论的朋友,可上中国语文网。



    评论者: 又及 评论时间:2009/9/21 12:29:34

“精髓”,误写“脊髓”了。



    评论者: 提供者不是原作者 评论时间:2009/9/22 10:58:37

提供者不是原作者转载吴非两文的缘故是:

1. 在提供者不是原作者仅有的两本字典《康熙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找不到“师恩”条;《现代汉语词典》有“恩师”条,注释是“对自己有恩情的师傅或老师”。 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按“SHIEN”五键,得到的是“1 施恩,2 ,......”,按“ENSHI”五键,得到的是“1 恩师,2 恩,......”。这可能说明不了什么,至少可视“师恩”为一生涩的词。至于“恩情”在“对自己有恩情的师傅或老师”一句里,如何定义,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2. 上网搜索“师恩”,上万上千条结果(将继续搜索)。但是最早出现“师恩”的是近代名人回忆,明清小说(如《儒林外史》清·吴敬梓)。大多数出现在教师节的新闻报道,中小学生征文,作文比赛,在1968年,文革以后,特别是有了教师节之后。吴非两文也在其中。如获至宝,转载在本网,不为其它,只为告诉大家:读读吴非老师的文章,看一
看“师恩难忘”栏目出题有没有出偏了。多谢,吴非两文有幸没有被删掉,引起争论,不算太踊跃,但言辞激烈,本是好事。

3. 吴非是老师,他可以说“师生之间没有什么恩”。我们不能,我们是老师的学生。那当了老师的老三届的同学们呢?那些教过老三届的同学的老师呢?国家,学校表彰老师,表彰老师的教学得法,辛勤劳动,决不是表彰老师施恩于学生。一个老师每年教一百人,三十年可教三千人。一生有三千人感恩(载道),叫老师们怎么吃得消。说“师恩”难道
不是太沉重了吗?尊敬的老师们,你们说呢?



    评论者: 東藏三木 评论时间:2009/9/23 12:20:50

還論"師恩"裡的恩字."感恩","感激","感謝"這三個詞都有不同層次上的詞義,具體落到每個人還要看那個詞適用,用起來實是很複雜的.不能強求所有學生都認同某位教師是否很稱職或勉強稱職,甚至不稱職.真是見仁見智.



关闭 评论共9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