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
- --------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些看法
1、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和六十年代中期,国家组织过不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64、65年甚至树了几个不参加高考而下乡干革命的典型。但当时的实践都已逐步显示出这种安置青年学生的作法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1966年,文革引起全国大乱后,这批知青也成了闹事的一群,并且最后都“造反”回城了,没有多少留下“扎根”的。
2、文革造成全国大混乱的恶果,实际上是1968年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起因。当时,教育战线面临着一个不能不解决的问题:全国中学积压在校的1966、67、68届--就是以后统称的“老三届”--高、初中毕业生已达1000万人(见《中国教育年鉴》)。这些毕业生升学不得,分配无门,终日无所事事。而旧的不去,新的就进不来,小学毕业生们总不能无书可读啊。解决“老三届”的问题迫在眉睫。而一个被文革动乱造成的现实问题又被赋上了激进的政治意义去解决:“上山下乡!和工农相结合!在三大革命运动的风浪中锻炼成长!”“反修、防修,走一条通往共产主义的新路!”如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掀起来了。它似乎不再是将城市“剩余劳动力”无情地向乡村倾泻的一种手段,而是成为革命青年在红色祭坛前奉献赤胆忠心的最佳形式。1968年12月22日,又发表了毛泽东一个“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 “最高指示”与其发动文革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成了指导上山下乡运动的基本理论。因此,这场运动实质上是文革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也就十分清楚了。
3、1978年3月28日,邓小平的一个谈话中指出:“要研究如何使城镇容纳更多劳动力的问题,现在是上山下乡,这种办法不是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四川一亿人,平均一人不到一亩地。城市人下去实际上形成同农民抢粮吃。我们第一步应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要开辟新的经济领域,做到容纳更多的劳动力,其它领域也要这样做。”
这个谈话首次剥去了这场运动一向披着的“革命外衣”:“培养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反修、防修”、“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等等。实事求是地将事情的本质回归到安置城市青年就业的问题上来。
以后的改革开放及其取得的成就,事情就更清楚了,不但再也没有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问题,反而是大量农民工进城打工了--这才是社会向前发展了的正常现象。
4、基于以上的事实,我认为这些事实也应成为我们今天回顾这场运动的前提和基本点。如果没有了这个前提和基本点,一味作大量的、正面的、颂扬式的回顾,这在实质上就是在颂扬文革,否定改革开放,误导下一代人。
退一步说,如果有些问题当前仍属敏感,仍有不同看法,那“回顾”就必须十分客观地反映当年的情况。
5、知青们在这场运动中的个人感受,是个复杂的问题。这里有些不可忽略的因素。比如,下乡时间的长短。下乡两、三年的与下乡七、八年甚至以上的,其感受不可能完全相同,这是“量变到质变”的原理。所谓“蹉跎岁月”指的应是后者。又比如年龄,当年的从初一到高三,别小看那三、几年的年龄差距,在刚刚改革开放的种种机遇面前,往往就是一个外部的或自身的因素,导致不同的际遇。总之,种种因素的综合效应,会使当事人对这场运动作出或客观、或偏颇、或扭曲的评价和感受。而现在,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些现在日子过得不错的人,在大谈“青春无悔”,视之为“岁月甘泉”。但沉默的大多数呢?知青作家叶辛有一段话,我觉得有代表性。他说:“千百万知青把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汗水和眼泪、欢乐和痛苦、理想和无奈献给了这场运动。他们在这场运动中经受了难以想像的磨难,他们在这场运动中经受了惨痛的心灵创伤。好在,它已经成为历史。就让它永远地成为历史罢。”
古国柱 2008.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