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评论共27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评论者: 陈大维 评论时间:2010/12/8 16:41:00

 朱卓裕学长:
由你的"校门分大门和内门。大门在新港路旁,明亮的黄色,简单的线条,挺然而立,颇有气势。门前左右各一排大红花灌木丛,八字排开,作“请进”状。"想到的:
以前大门前的黄沙路好象不叫新港路吧。叫什么来着?
黄沙路从什么时候变成沥青路?好象是65-66年吧。
以前从市区乘公共汽车回六中,只有14路,而且只到康乐村(中大正门)。
好象66年开始有了25路,我们回家就不必走一段黄沙路。现在地铁就在校门口了。




    评论者: 朱学长是有心人 评论时间:2010/12/8 21:01:38

     看到熟悉的校门,我们的感情所在,尤其那一段文字,把我们带回无限眷恋的学生时代。谢谢!



    评论者: 高三乙一子 评论时间:2010/12/8 23:57:46

    那时就叫新港路,一直通到新村桥。
    1964年尾,14路车延伸至赤岗。65年增添了25路,住同福西的同学大受惠,教职工去指定医院—红会,少转一趟车。
    老三届离校上山下乡时仍是黄沙路。
   校外大门隔黄沙路摆有一修单车档,(挂在树梢上的破内肽为招牌)档旁边小路弯弯曲细又长,擦过曾经的高炮阵地,一直通向不远的轻校主校区。几个初中同学就读于此,常在下渡的六中泳场碰面。
    



    评论者: 六中丙 评论时间:2010/12/9 0:04:25

为校门立传,就象一篇论文.通过校门的变迁,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勾起了人们的记忆.建议此文应入<鹭翔>.



    评论者: 赏“诗” 评论时间:2010/12/9 1:39:33

朱学长写了一首偶意深刻的图文并茂的“诗”,生动写真数最后一句。



    评论者: 高二丙 黎洁祥 评论时间:2010/12/9 2:17:19

老朱观察细心入微,通过小小的校门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对校门外道紫荆花的故事,曾听说过,但没有像老朱描述得那么详尽,多谢你了.

文章中有个地方要补充或与你商榷的:

"一九六一年九月某日,新生入校,我第一次走进广州市第六中学的校门。"
中国大中小学每年开学的时间都是九月一号,你"九月某日"才走进6中,看来你是迟报到了,(开玩笑),应该是开学前一天,即8月31日.

"再往右跨过一条通往下渡村的车道,就是新中国造船厂和一间电器厂。"
此路尽管凹凸不平,但路基是钢筋水泥造的,.可通6中足球场,中国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一直通到珠江边.我猜想是当年方便19路军伤兵疗养所(现6中位置)而修的,说不定当时下渡与广州市区的联系通过水路比陆路更方便.

"内门左边一块大空地,当时并没有辟成排球场,篮球场。"
因为当年大灾荒,全种了番薯,没有球场.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一片番薯地!

"当年我所在的初一甲班就在右下端的那一间课室。"
应该是"新一甲",直到今天,我们还为当年曾经念过"五年一贯制"课本直到初三和曾经与中山大学有一段缘而津津乐道.

"工字平房中间是医务室,教师宿舍。"
好像只有"肥陈"的医务所,(这样称呼我们尊敬的,可爱的陈医生更亲切些,怀念肥陈!),没有教师宿舍.

"从一九六一年九月到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七年多,学校的大门是被冷落的。我们多数同学从小路进入校道,另一部分穿过中山大学走田间小道进入学校,极少经大门而入。"
周末从广州市区来回六中的,人人都经过漂亮的中大校园,谁都不会经过当时还没有变成柏油路的新港路去吸尘!后来6中被中大甩了,大家还是按老路,只不过是"翻墙"过中大而尔.

"图三双图,从相片上的“列宁”,“命五十周年”来看,拍摄日期应是纪念苏联十月革命五十周年的时候,应为一九六六年秋冬"
苏联十月革命是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所以这两张照片是在1967年11月初拍的,那时大字报和大标语被复盖时间短,不会到12月.



"大约是八十年代,改革开始,新港路开拓加宽,外门被迫缩进"
外门被迫缩退?我第一次听说,怎样缩进法?好像外门没有被拆迁的痕迹.

"右边农田,水池隐约可见,左边围墙已筑起。估计是八十年代的倩影"
老朱左右不分了!
"图十:新的六中校门比我们那个年代的六中校门大多了,线条不再简单而略显粗而重。“广州市第六中学”七个字的“六”字有点怪异,比其它字稍大,好像三只红色的小鸟。校门有三条柱,有传达室,有宣传墙。"

6中门牌所有不同版本,最难看的是字是这个!



"右边灰色的墙取代了以前的墙,将另一条门柱挡住,灰墙上抹上蒋介石的“亲爱精诚”四个字。使大门变窄了,变灰暗了。"

老蒋这几个字和6中与黄埔中学的历史渊源,都应该如实地写进历史,这是我们社会进步了的表现.但将几个在古今任何中文字典都找不到的汉字安放在6中的入门口,对作为一个教育部门此举,我是有质疑的.也许受命于上级,是为起"统战"作用而定?






    评论者: 老高三 评论时间:2010/12/9 3:09:34

佩服朱同学,能把几十年的事物记得如此清晰,图文并茂,洋洋洒洒,把我们六中校门四十多年来的变迁写成学术专著一般,实在用心良苦。这个校门确实留给我们太多回忆,文中提到校门传达室曾住有一位“福伯”,已毫无印象,但记得当时有一位守门人姓潘。这位守门人性格孤僻,寡言少语,据说本是教师,后因受刺激出现精神问题而放弃教务。有一段时间高中各班要轮流担当“值周生”,执行清洁卫生维护秩序一类的任务,记得因此我也和同学一起曾在传达室值过班,既检查入校人员的证件,也防止离校钟声响起之前有学生擅自离校。其实那时校园周围的铁丝网千疮百孔,“无掩鸡笼”一般,但所有学生都很规矩,等着回家的走读生都聚集在传达室前面,待钟声响过,大闸打开再离校回家。



    评论者: SK 评论时间:2010/12/9 6:26:47

    看《校门的变迁》有感:

              校门

         校门朝南八字开,

         学子攀高考进来。

         坑洼沙道赤脚乐,

         紫荆紫气紫一代。

 

         校门朝南八字开,

         红旗占领战士来。

         伟像宝书标语赤,

         紫荆迁居千层代。

       

         校门朝南八字开,

         道绿牌翠春意来。

         爱、勤、实、创、却三足,

         新颜新风新朝代。



         校门朝南八字开,

         旗彩徽雅豪气来。

       “亲爱精诚”灰墙拓,

         盛世和谐金生代。



                                                      



    评论者: 黄雪梅 评论时间:2010/12/9 9:55:58

朱同学真是“卓裕”,不仅有着超卓的记忆能力,写校门的变迁(历经40多年)史,也游刃有余。虽然一些细节有待推敲,仍不失为美文一篇。图中多处使用同学们在11.15献出的珍贵照片,读来更有一番亲切感。我是1964年考入六中的住宿生,在校几年,学校大门留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每当周日傍晚从家里回到学校晚自修,刚踏入大门,是19:30,原先黑压压的教学楼,十五间课室的光管瞬间“霎”的一下同时亮起,不仅照亮了校园,照亮了校道,心中顿时有一种“震撼”的感觉,她提醒我,这里是我求学的地方,我将从这里走向我心中的殿堂。可惜,一场“文革”,一切变成泡影。几十年来,每当我路过或回到六中,最先想起的,就是晚间踏入校门瞬间全部亮灯的情景。



    评论者: 嘻嘻 评论时间:2010/12/9 13:49:46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而校门就是学校的缩影。朱学长的图文并茂,把几十年的变迁,使人浮想联翩。照片中我的二次出现,使我又汗颜。请各学友多多包涵。


关闭 评论共27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