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者:
霄柳
|
评论时间:2010/7/4 16:00:17 |
|
|
我为蝉而悲伤,这一点使我惊讶,原来人捉蝉,不仅是回忆过去的童年时代的乐趣,而是为了盘中餐。一只蝉苦经四年在地下努力生存,一旦成蝉,只能欢唱新生约五个星期,结果还要被人提早剥夺生命。请问图片是在哪里寻找的。
|
评论者:
广东人
|
评论时间:2010/7/4 21:58:07 |
|
|
多数昆虫高蛋白,听说过。但蝉也可吃?第一次听说。
|
评论者:
同是中大子弟
|
评论时间:2010/7/5 2:20:02 |
|
|
老关大概是年幼时家教过于严厉,虽然自幼居住在康乐园,却对这种生活乐趣未有所闻。其实粘知了这种勾当,当年中大不少小孩子都干过。你在文中所说的"子弹",也是就地取材,不过我已经忘记是那一种树。从这种树上摘下果子,把果中乳液挤到一块大树叶上,然后对摺起树叶,再把树叶不断开合,内中的乳液逐步变稠,最后更成为粘力极强的黏剂,把黏剂缠在竹支顶端,就可以开始捕猎行动。不过制作粘剂的过程十分费时,对我们这些没有耐性的小孩子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因此我们很快对这种活动失去兴趣。那时捕抓知了只是为了好玩,不象现在人们竟然垂涎于它的蛋白质!不过各位校友不必悲天悯人,为蝉而悲哀,说到底,蝉也是害虫.它的嘴巴实际上是一支长长的吸管(如图所示),它把吸管插入树干,吸取树中乳液,以此为生,因此也影响树木生长。
回忆起在中大度过的童年,实在令人留恋。那时的中大校园,真是名副其实的康乐园,满园花团锦簇,绿草如茵,大竹院,植物园,马岗顶...处处都是我们寻幽探秘的天堂。可惜几十年后旧地重游,许多地方已经面目全非,无法唤起对昔日甜美温馨生活的回忆。上次回去,只顾着凭吊自己以前居住过的房子,忘了到东北区看看老关曾经居住过的,在茂盛树丛中掩映的那幢红墙绿瓦的小楼房,是否面貌依然?
|
评论者:
广州仔
|
评论时间:2010/7/5 10:13:46 |
|
|
蝉肉是美食?老关新发现也! 楼下说蝉是“害虫”?观念陈旧,不敢苟同。
|
评论者:
zsw
|
评论时间:2010/7/5 14:51:12 |
|
|
与中大子弟很有同感,我非中大子弟,但制造子弹的方法却是一样的,记得那是一种阔叶树,果子像车厘子大小,绿色的,摘不少才能“提炼”出可用的子弹,这方法日后很可能失传了。
当年捕蝉只有童趣和快乐,令人怀念;今天的捕蝉却是“商业用途”,这世界变化真大!
|
评论者:
老关
|
评论时间:2010/7/6 19:00:37 |
|
|
捕蝉人的“子弹”,已经与时俱进!不再是当年的树叶、果汁、树胶,高科技了,且百发百中!大家猜猜,有奖竞猜......
|
评论者:
zsw
|
评论时间:2010/7/8 10:11:22 |
|
|
现在的化学工业这么发达,什么不干胶、双面贴、粘合剂应有尽有,当然不会用我们儿时的土办法。老关也别卖关子了,“开估”吧,说不定哪天我会“老夫聊发少年狂”,捕蝉去。
|
评论者:
蝉趣
|
评论时间:2010/7/8 19:18:55 |
|
|
楼下叻仔!但唔知边种剂最掂? 我都想捉翻几只比个孙玩下。
|
评论者:
山东人
|
评论时间:2010/7/28 17:03:48 |
|
|
知了北方叫哨千(音),有好几种,6月是一种小型的,指母盖大小,灰色;7月后就是大的了,黑色油亮;秋天绿色呈透明状的一种,叫声奇特,我们叫“独寮”,它一叫预示秋天到了。
吃,一般是傍晚照,摸知了猴,油炸特香,现在冷冻储存,价格不非。
抓知了,方式很多,马尾扣套,蜘蛛网网,粘... 粘最稳当了,和点硬面,在水里反复洗去淀粉,剩下面筋,弄一点在细苇子尖,绑在长竹竿上,靠近知了的翅膀,一下就粘住了,技术好还可以同时粘两只,碰到傻的,粘住它不跑,还拿爪子抓,硬拉把面筋都带走了,也有精灵的,一靠近就飞,洒下一阵尿,瞪眼看呢,洒眼睛里了,晦气... ...是害虫,吸树汁,幼虫靠树根,但它们的危害极小,现在什么白蛾,虫才大害,一下树叶吃光!知了还是鸟的食物,养鸟,生物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