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者:
250
|
评论时间:2009/10/31 19:10:34 |
|
|
值得一读。“有困难,找民警”,在巴黎也不过如此结局。
|
评论者:
不丙
|
评论时间:2009/10/31 22:08:43 |
|
|
读后才知道,发达国家也有不足之处.发展中国家与之相比尤过之则是情有可原了.
|
评论者:
中卫
|
评论时间:2009/11/1 4:45:48 |
|
|
几乎每个从欧洲旅游回来的人都会提到欧洲各国扒手的猖獗,说起吉普赛人更是故事多多。我有个朋友今年夏天两夫妻到巴黎旅行,他们有个亲戚在巴黎,这个亲戚的丈夫是当地的法裔人。一天这一家三口陪我朋友夫妇一起到处观光,中午时分到了埃菲尔铁塔下,于是在草坪上铺了塑料布,摆上食物,一边进餐一边享受夏日阳光。这时来了一个吉普赛女人,向他们讨食物,那法国男士拒绝了她,这吉普赛人先是赖着不走,被拒绝了几次后突然恼羞成怒,冲过去对着食物狂吐了一番唾沫,之后扬长而去,看得众人目定口呆。
不过说到欧洲,最有发言权的还是久居巴黎的学友黎大师。建议黎大师搞一个巴黎旅游指南,让有机会到巴黎的校友有例可循,避免不愉快事情发生。
|
评论者:
123456
|
评论时间:2009/11/1 7:57:20 |
|
|
也就那麽回事
|
评论者:
容尚谦
|
评论时间:2009/11/2 19:23:17 |
|
|
文章写得有趣,我以后如能到巴黎,一定把长大衣扣好。毕竟1000美元是笔巨款,想你我当年在南林拿的全部工资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可惜全被你国际扶贫了。呵呵......
|
评论者:
双黎
|
评论时间:2009/11/14 17:10:46 |
|
|
吉普赛人原来是北印度的民族,一千年前漂泊到欧洲各国,幸亏没有流向中国,实在是我们的大幸.
一丁兄所提到的吉普赛人的那一招,因法国当局对其幕后指使者严打,现在已经不再灵了,倒成了巴黎电视肥皂剧的创作素材.不过,既然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已经定型,他们那种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会继续下去.
在法国旅游点作案的通常是吉普赛人或阿拉伯人,而他们最感兴趣的对象是亚洲人,其原因是;
—中国人喜欢带有大量现金,因为中国人没有用国际通用的信用卡的习惯..
—中国人尤其是日本人的外语水平低,遇到突如其来的袭击缺乏反映力.
我来法30多年只遇到一次企图袭击的机会:当我遇到一群拿着报纸的小孩从四边蜂拥而来,马上知道是什么一码事,把身物紧抱,他们也就扫兴而去.
到欧洲旅行要做的注意事项是:
——旅行保险公司资料,护照要复印一份.
——出外时把要到各国的中国大使馆电话和地址,(对中国国籍的人来说),随身带上.
.
——现金和证件不要放在同一个地方,以防万一.
这只是一些到外地旅行的一点常识,其实到国内旅行何尝不是要一样“严防扒手”?所以也不必把欧洲想象得到处是贼和小偷的天下,大多数的人都会对欧洲之旅有美好的回忆.
中卫搞了个“大师论",令我想起了他写过风趣幽默的”仔,公,翁论". 人生到了“翁”的阶段,下一步就糟糕了,最好还是永远做“仔”,永远年轻..同样,我在外国只是用“雕虫小技”混两顿,离真正的大师差十万九千里.不过日子过得算潇洒.没有太大的名利上的压力.
据我所知,6中在巴黎的校友起码有4个,一个姓郭(70年代毕业),一个姓蔡(蔡中瑜的哥哥,6中57届,巴黎大学教授),两个姓黎,哈哈,黎氏在这里一下子成了大姓了!毕竟这里叫巴黎嘛!
各位如果要到巴黎旅行需要咨询,可以设法与我联系,我可以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
|
评论者:
一丁
|
评论时间:2009/11/17 22:21:26 |
|
|
十分同意双黎的观点“不必把欧洲想象得到处是贼和小偷的天下,大多数的人都会对欧洲之旅有美好的回忆”巴黎几乎有一切城市的优点和缺点,而且都把它们放大,推向极至。总之,巴黎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之一。二十多年来,虽然我多次扮演匆匆过客,但我与这座城市有缘,现在又引起我续写我的巴黎情结篇的冲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