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者:
老朽
|
评论时间:2011/8/20 17:27:13 |
|
|
1、“知青文学同样可以走得很远,在世界文学画廊占据一席之地。”——这样的设想,是虚构、是幻觉。
2、“作为知青,当然希望能够出一部知青的史诗。”——这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情!
|
评论者:
李铁梅
|
评论时间:2011/8/20 20:41:55 |
|
|
有人悲观少少噃。
|
评论者:
小字辈
|
评论时间:2011/8/20 21:10:53 |
|
|
东藏朋友写得很认真,很佩服!不过,我弄不清他在说什么?
|
评论者:
知青
|
评论时间:2011/8/20 22:50:02 |
|
|
因为你不是知青。
|
评论者:
知青一员
|
评论时间:2011/8/20 23:59:42 |
|
|
知青之所以有一点点特殊,我的理解是当年把中华民族的精英都赶往农村,(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些垃圾)。这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实是杯具。
|
评论者:
睇清楚
|
评论时间:2011/8/21 0:10:25 |
|
|
三木是转载。本人最佩服在云南的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昆明等地知青,是他们的万人请愿大集会,逼使中央结束了变了味的上山下乡运动,止步了多少离散的人间悲剧。
|
评论者:
四方木
|
评论时间:2011/8/21 0:28:19 |
|
|
一、知青这个主题之所以不可能成为一部伟大的‘史诗’,是由它的政治原因决定的。
二、知青运动是文革政治的延续,带着红卫兵运动的恶果。
三、让学生不读书而接受所谓‘贫下中农’再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虚假的命题。这场运动是逆流,不是史诗。
四、知青的历史是悲壮的,是血泪的。知青中可歌可泣的事迹很多。但不要以为这样,就表示知青现象是时代的进步。
五、文革时期的文学作品,目前定位还比较困难。当年的优秀文学作品,许多是扭曲的,比如欧阳海之歌等等。受政治影响,作品会良莠不齐。
六、我认为知青文艺、知青作品、知青小说、知青回忆录等等提法比较中肯。最多叫做“知青文学作品”。说“知青文学”定义就很不清晰。
|
评论者:
老朽
|
评论时间:2011/8/21 9:40:25 |
|
|
客观对待消逝的年华,不必贴金,也不必气馁。
|
评论者:
????
|
评论时间:2011/8/21 14:27:08 |
|
|
不好说,说不来,五味杂陈。
|
评论者:
山人
|
评论时间:2011/8/21 17:28:52 |
|
|
知青运动没有被史诗化,很可惜。但对比之下,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等等更重大的历史进程又何曾被史诗化过?只要宋江们还当道一天,要文人和精英们理性地如实地评价它们是很难的。所幸的是,知青文学中,丑化知青的文字还是不多的,说明知青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还是很大的。知青运动的主要承接单位——人民公社已经被废除,所以现代中国已经没有了再搞知青运动的基础了。知青们开始大闹回城的直接契机是77年恢复高考,诱发了78年云南知青请愿和80年胡耀邦结束知青运动。84年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公社也结束了。所以,把知青运动搞成民愤民怨极大并难以为继,其实是7分人为3分客观吧。“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千秋功罪,留待后人去评说吧,我相信胡耀邦(发动真理实践舆论攻势倒华,平反张志新等,首倡改革开放,起草否定文革的决议,结束人民公社,大搞自由化,死后被人在家乡建造了堪比中山陵规模的胡耀邦陵墓,......)在网上被称为胡乱邦,不无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