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评论共18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评论者: 山人 评论时间:2011/4/15 8:34:39

郭道晖先生的《人权六十年:从否定到回归》,标题使人看得不舒服。他把毛泽东时代定性为“人权蒙难的历史”,把那时的所有政治运动都说成是“无例外地都是侵犯人权的运动”,于是就如标题那样,说那时人权被否定了,而改开后人权回归了。我也是毛泽东时代过来的人,却没有见过那时官方有任何否定人权的理论,法律,政策和文件,我相信郭先生也无法引用这类否定人权的文件。如果列举社会上一些侵犯人权的人和事,就指控那时的当局否定人权,他所说的“人权回归”后的改开年代,人们也可以轻易从传媒上找些社会上侵犯人权的人和事来断言:改开年代中,“折磨、残害、强迫职工下岗和歧视进城农民工的人数以千万计,矿难,黑砖窑,假食品,贩卖儿童妇女,包二奶,卖淫,黄赌毒屡禁不止,官商医教部门贪污腐化严重,无辜受难者和被株连者的生命权、财产权、政治自由权、人身自由权、人格权、诉讼权受侵犯和剥夺的程度,可谓触目惊心,亘古少有。”瞧,如果我把他罗列的年代换位为改开年代,用他的逻辑,改开年代否定人权更有甚之啊!
毛泽东时代有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倾向,但都由毛泽东自己纠正过来了。而改开以来有阶级斗争熄灭论,说人权回归其实是想掩盖阶级斗争,那是徒劳的。
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才是人权的真正回归。



    评论者: 基本立场 评论时间:2011/4/15 13:14:00

革命党人对什么是‘人权’,有个认识的过程。以前觉悟不可能达到今天这个水平。
毛领导的革命,也是争取人权的革命。国内人权意识、法制都在进步。
问题不少,不等于没有进步。



    评论者: 不够严肃 评论时间:2011/4/16 0:32:12

“而改开以来有阶级斗争熄灭论,说人权回归其实是想掩盖阶级斗争”。  山人嫌当今国内阶级斗争太少了?!恳请山人从黑暗的资本主义新西兰回到中国发动阶级斗争揪出官僚资本主义权贵和贪官!不够严肃



    评论者: 山人 评论时间:2011/4/16 8:39:40

“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中国人民对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进行斗争。”——引自中国宪法前言。
讨论阶级斗争问题,并非嫌阶级斗争太少,而是要指出中国人权问题(其实全世界都一样)的根本解决办法是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说直白的,就是回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否则就是治标不治本。这是60多年实践检验证明的真理。人权问题其实就是阶级斗争问题。



    评论者: 山外之人 评论时间:2011/4/18 3:22:28

    如果没有看错的话, 山人的观点是希望出现一个政治强人或强势政权,就像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一样,它能够“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回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人权问题就解决了。那几十年,人权状况如何? 如果山人拿着现在他自己的阶级成分'回归”到那年头,他的日子未必好过。他目前开了一个服装厂,忙时请临工(算不算剥削他人呢?),闲时自己做,按照阶级斗争理论,他应该被划为小资产阶级,最多只能跟在革命干部、工农兵、“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之后成为四等公民。过去的人权状况暂且不论,山人的希望在现实中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个世界的人不再会万众一心去信奉一个思想一个主义,将自己个人的权利交给高高在上的领袖和政权去摆布。人类社会向来是不同的利益群体在争取自身最大利益,强权者想尽办法不受制约地掠夺弱势者,弱势者竭尽全力保护自己不被侵害以致反抗,欲求相对稳定,唯有建立限制强者扶助弱者的制度,言论自由、司法独立、在野社会组织对执政者的压力是这种制度的先决条件。中国过去几千年是暴君制造暴政,暴政产生暴民,暴民运动推翻暴君,即使夺得江山,还是建立了暴政,新的暴政又产生新的暴君....陷入了一个如此循环的“阶级斗争”历史,无论贫与富,都没好日子过,是全地球灾难最深重的民族之一。阶级斗争理论不但不是山人想象那样能够解决人权问题,反而让多数人的权利丧失殆尽,最悲惨的时候还不如动物。



    评论者: 山人 评论时间:2011/4/18 6:52:36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名义上我在山中,你在山外,应该比我更识中国阶级和人权问题的真面目啊,但国内不少人好像喜欢把阶级斗争这本经歪着念,明明知道是阶级问题,却扯东扯西,弯弯绕把真相说成模糊。你说“人类社会向来是不同的利益群体在争取自身最大利益”,如果这不算是阶级斗争又是什么?

就毛泽东管理学来讲,政府并不是一个执法的机关,也不是说凡是合法的就支持违法的就打击就好象完成了政府的全部功能一样,因此法制社会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法制管理学并不是好的管理学。

毛泽东管理学的要点是“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是要关心群众的一切问题,包括柴米油盐,生小孩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法制吗?当然不是,是解决问题制,其核心就是为人民服务,是人民民主,是人民主权。

主权与人权问题讨论起来会很长篇,网上现在因中东各国危机在热议此问题。我觉得主权与人权是一体两面的体用关系,对外关系时是人权为体,主权为用;对国内是主权为体,人权为用。主权和人权不宜对立看待,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评论者: 山外之人 评论时间:2011/4/18 10:09:48

   我们承认有阶级,但是不希望有斗争,争取利益不等同于斗争。阶级是不可消灭的,因此暴力革命解决不了问题。不同利益的阶级可以通过妥协、谈判来制定游戏规则(制度),这个规则是不容强势者丝毫不受节制地侵夺他人,而弱势者受到相应的保障,强势者须明白这个道理:自己要过安稳日子,就得让弱势者活下去。“天街踏尽公卿骨”的悲剧,历史上已演出无数幕。弱势者也须明白这个道理:暴力斗争解决不了问题,领袖们被弱势者拥戴,夺得江山后就形成一个新的强势利益集团,弱势者继续受侵害,中国的农民便是如此悲哀。山人推崇的“阶级斗争”理论,实践的结果便是如此,将人权扯在一块,简直谬之千里。



    评论者: 老陆 评论时间:2011/4/18 19:09:36

中国的执政党现在也不想再搞阶级斗争了,和谐压倒一切。



    评论者: 山人 评论时间:2011/4/21 19:06:33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纲,再到以钱为纲的三部曲
原创:对立统一规律 人民网强坛深水区 2011-04-21 14:59:28

本帖说述的“纲”,是指“提纲携领”的那个纲。是指管理技术中的基本原理。管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有某种在一定时空内大致普遍使用的意思。其他如强制性行为规范:法律法规,或者意识形态化了的指导性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等都是基本原理在具体场合下的推论。一个科学推论在推导过程中,会损失一些基本原理的信息。比如封建道德,资产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都要求人诚实守信,但是从诚实守信却不见得一定能反推出其原来的出发点。

把基本原理公开地告诉全社会,就相当于把解释权交给了每一个个体。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抑制司法腐败或失误,以及行政腐败或失误。这是其收益。但是成本也不小。关键是要权衡得失。在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一切以出身成分划线是非常简单化的。可以说在每一个微观层面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也就是说不是失之过严,就是失之过松。但是其总体社会效应也是明显的:有效打击了旧的剥削阶级对人民政权的反扑,有效压制了反对共产党的言论,有效遏制了国人从封建社会带来的腐败基因。全体国民整齐划一的集体效应是非常巨大的。

其实阶级斗争完全可以用现在的语言表述为“利益集团的博弈”。为什么前者就是极左,而后者却很普世,很市场呢?用阶级斗争解释社会的发展脉络其实并不是发端于马克思主义。首先是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发现的。马克思认为他的贡献是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一直到现在,西方的社会学家仍然是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分析世界。因为阶级斗争的观点其实就是放大了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成熟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从来不会天真的,或者是一厢情愿的看待世界。

那么经济建设为纲是什么意思呢?记得当时有一句话,叫做发展经济就是最大的政治。其实政治才是统帅,而不是反之。诚然,经济是社会的基础,但是基础不是大厦的全部。比如人们购买一栋大楼,为着是使用大厦的房间,而不是直接使用地基。又比如人们搭建一个舞台,是为着让演员在上面表演,而不是欣赏空空如也的舞台。中国在晚清时,经济总量绝对压倒其他国家,不亚于现在的美国。但却是国运衰微,受气挨打,任人宰割。为什么呢?因为经济是现象,经济关系背后隐藏着的人与人关系才是决定性的。或者说当时中国经济的有机构成很落后。

那么以钱为纲又等而下之了。因为钱不具备基本原理的资格。钱是一种物权。然而是物权就有排他性。一部人钱多了,另一部分人的钱就必然减少。钱的流动是物权在社会成员之间的转移,或者是聚集。除非是一个外向型,或曰侵略型的民族,大家合作共同掠夺其他民族,但是在全球视野内仍然是一种物权转移。中国在阶级斗争时代是普通人斗地富反坏,在以钱为纲的时代就是资本斗劳动者了。因此虽然是以钱为纲,社会基本脉络仍然在阶级斗争的框架内。在国际上,尽管中国一再地示好,帝国主义及其跟班打手们何曾忘却狠斗中国了?还是共产党宣言说的对: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阶级斗争的根本目的是经济利益,如出现经济利益的转移,就是激烈的阶级斗争。



    评论者: 狼奶 评论时间:2011/4/22 12:57:59

〝和谐压倒一切〞。呀!唔怪之得〝維谐〞开支比軍费开支还大啦。国內人权!?有咩?我只见到个日赵连海維护宝宝旣权益被判,今日又见imm〝被失踪〞,戴朵白香花散步又被捕,我真系唔知有〝人权〞系〝共和国〞存在噃。


关闭 评论共18条,分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