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习、交流   [关闭]
 
影技

提供者:坚嘢   日期:2011/6/29

  影   技   ?

1、舍命取景

2、同步摄像录音技巧

 

   特别鸣谢——包袱、八号、老蛇、glf、建议、菜鸟、逆水、看客……等影友的留言!

   期望网友继续讨论选择相机心得、交流摄影感想,提高老龄幸福指数!

(2011.6.28.)

 

 


   文章评论  (共 5 条评论)

    评论者: 包袱 评论时间:2011/6/30 18:11:01

那篇逗乐的网文主要是对摄影从反方进行极端批判。我其实就是他“骂”的那种照相
器材发烧友。存下来一方面可以提醒自己拍片片的目的,另一方面也算是一家之言罢。

下面谈点对器材和拍片片之间的一些看法。

对同一个拍摄者来说,在审美观和技术都是相对固定的状态下,照相器材越好,拍
出来的片片也越好,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八号在拍那翠鸟时如果用的是佳能1D和
2.8小白加1.4倍镜,那照片三的质量肯定比现在的还要好。这是我追求好设备的
理由。

对两个不同的摄影者来说,一般审美水平高的摄影技术好的出好照片的机率要高。

有了这两条,对具体某个人来说就很容易下决心了:经济容许时,上好设备;体力
好不嫌累赘的上大设备。平时多看多想多实践,努力提高本身的素质。这战士和枪
的关系不能搞反了。

拍片片基本上就是把原来是在特定时间、三维空间的事物用两维的平面照片用过去
时表达出来。比如说拍秋天的黄树叶片,是将“秋天里的某一时间”从一个特定的
“角度”把“三维的树叶”表达在一张二维的平面照片上。所以如果说摄影就是
“记录”,最多就是记录下事物在某一瞬间从某一观察面的表现。

对我们这些老同学来说,拍片片能自娱娱人就很好喽。因为一机在手,你会发现在
外面行走时你的双眼和平时是大不一样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传到网上,又能获得
大伙儿评头论足就更好了。


    评论者: 下里女 评论时间:2011/6/30 16:34:38

没有任何的质量可言,没有技术可言,没有什么光学的教对,我们中国人到此一游的相片,我是有不少的,我自我看阅,有很开心的感觉。这是同学中不少的摄影师们所不肖的。但我自得其乐。那是傻瓜机的功劳。到现在,还可以把一些自以为可以的内容的相片放到网上,让同学们看看,一起饱尝思念,不是很好吗。我是下里巴人呀。


    评论者: glf 评论时间:2011/6/30 10:35:04

爱好者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摄影的目的和结果应该是得到一幅你心目中想得到的照片,而非一张爆光完全正确的照片。


    评论者: ? 评论时间:2011/6/30 7:25:36

“摄影爱好者”,更准确地说是“摄影器材爱好者”!





    评论者: 包袱 评论时间:2011/6/29 22:53:32

转一篇多年前存下的网文,小子够损,特逗。
----------------------------------------
八十年代北京电视台有过一个节目叫《今晚我们相识》,本来是个一本正经介绍对
象的栏目,后来一度很火,成了一个全体市民每周必看的搞笑节目,一到时间大家
都很好奇这礼拜编导又为我们从哪儿挖掘出一个什么样儿的傻冒来。栏目出场人物
从未婚离异丧偶老中青工农兵到“专程从美国赶回来参加我们节目的清华学子”各
路神仙都有,每位的任务是出演一个介绍自己的纪录短片。 

剧本套路都是一样的,一共三组镜头,第一组是外景,地点是护城河或护城河边的
小树林,情节是人物盛装在河边或树林里徘徊,也有走着走着一下子站着不动陷入
沉思的。第二组镜头是室内,内容是才艺表演,会跳舞的跳舞,会画画的画画,会
拉胡琴的拉胡琴,自称学过美声的就来两句歌剧或者《我爱你,中国!》什么的,
档次差一点的就当众写个毛笔字或者炒个菜,要是实在什么也不会,女的就织毛衣,
男的就看书。第三组镜头还是室内,近景或特写,不同的是这回人物要对着镜头说
几句,通常的模式是以人生警句座右铭开始到“我心目中的理想伴侣”是如何如何
的结束。记得有一辑一位解放军同志在河边徘徊了两圈沉思了一会儿又在屋里鼓弄
了一通一个相机之后,对着镜头有板有眼地说:“不知道是谁说过,公园里本没有
路”。 

我觉得所有征婚的里最没起子的就是这种“爱好摄影”的了。拉琴、画画的那拨儿
吧最差的也得学俩仨月才能有个动静,要想到上街唬人的程度还得再花时间;“我
爱你中国”的至少还要个嗓门儿大;织毛衣、看书的贵在老实──不会就是不会。
“摄影爱好者”们则非常有装模做样的嫌疑,明明很弱智的一项活动── 买个相机
吧唧一按就是一张照片──一旦被称为“摄影”好像就自动成了某种复杂的艺术,
可以用来掩盖自己什么也不会的真相了。 

又要得罪人了这回。 

我发现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被小林多喜二同学亲切地称为“中留”)里盛产“摄
影爱好者”,更准确地说是盛产“摄影器材爱好者”,说起各种相机、镜头的规格、
行情一个个如数家珍滔滔不绝,每个人都像是开相机铺子的,一帮中留出去玩儿好
家伙就跟参加摄影器材展销会似的。当然这也可以理解,很多出国奋斗的同学们都
是苦出身,小时候家里钢琴提琴胡琴全没有,大了突然发现自己除了编程序什么也
不会,现学别的都忒麻烦,一比还是“摄影”简单──就当摄影爱好者了我。对于
这批朋友来说,相机的体积和档次和做一个摄影爱好者的可信度成正比──相机越
贵,这件事儿就越像是真的。加上很多是学理工出身,这使得他们难以克制地对那
些有关相机和镜头的参数着迷,他们也许不会当面承认,可是心里实在是觉得相机
比拍照片好玩多了。 

时不常也会有人拿出一些“作品”给你看,除了到此一游的照片之外常见的类型还
有:此“摄影爱好者”正在追求的女生的种种搔首弄姿的肖像、某种植物某一器官
局部(通常是花蕊)的微距特写、形形色色的中外儿童。 

据说香港话称这种有追求、有爱好的人为“发烧友”,比如相机发烧友音响发烧友
等等。有一回我在人大对面的星巴克等人等得无聊翻桌上的一本音响杂志,发现北
京竟然有一个自称“听炮党”的音响发烧团伙,其宗旨是听柴可夫斯基《一八一二
序曲》中结尾有礼炮的几小节录音,天天听月月听年年听,音响就是纲,纲举目张
 ──只要有炮听,咱就能“想听就听,听得响亮!”。您说什么?音乐?等我先过
会儿炮瘾再说吧。想起李德伦有一回在一教作讲座,有一个听众问:您听音乐用什
么音响设备?他说我家有一台四喇叭收录机。 

骂了半天人,目的是想澄清一件事──我不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我只有一个两
百块钱的傻瓜相机,这次旅行的所有照片都是用它拍的。 

上本科那会儿北大还没有所谓艺术学系,只有一个刚成立的艺术教研室,办公室在
二十六楼二楼,跟校工会还有食堂卖饭票的在同一层。教员编制有一个前舞蹈演员
两个画家和三个学音乐的,这帮人虽然来路有点可疑可不管怎么说也都是科班出身,
比如负责我们乐队的张老师,本来是广播乐团的,在原单位老婆的北京户口一直办
不下来,所以他那两年跑到北大来泡北京“绿卡”。只有教研室主任老李是一个北
大土生土长的党政干部,当然,除了领导工作,他的“专业”顺理成章地成为了 
“摄影”。应该说李老师创作还是相当勤奋的,你经常会在未名湖畔看到一个背着
大包小包的身影,如果你是美女,这人极有可能会走上前来对你说:“同学,你愿
意参与创作一个摄影作品吗?” 

功夫不负有心人,湖光塔影之下的美女照久而久之也攒了一大批,咚了个咚咚呛就
在图书馆的大厅里隆重推出了一届《李永新老师个人摄影作品展》,并号召所有跟
艺教有关人员前去捧场。记得那天晚上乐队排练的时候我们问张老师:李老师的摄
影展您去了吗?他说:那东西不叫“摄影”,叫照相。 

有比叫“摄影”还恶心的,我见过一贵州待业男青年,整天扛着一个巨沉的相机在
街上骗小姑娘,逢人就说:我是搞平面的。 



发表评论 你的IP:18.188.*.*
 你的姓名:    验证码: (输入计算结果)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管理评论

 
charset=gb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