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革纪实   [关闭]
 
“标语阀”的故事

文章来源:自创  作者:梁朗都  日期:2009/8/6

     40多年前,广州六中有一群被称为“标语阀”的年轻人,他们是高二丙班的一群同学,其中一位名叫黎洁祥。当时,他们刷写的大标语在新港路、前进路、小港路随处可见。

     标语,言简意赅,历来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在中国,标语可以称为时代的符号。即使是现在,许多地方还可以看到大标语的踪迹。

     在“拿起笔做刀枪”的年代,铺天盖地的大标语是人们最直接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

     在那个狂热的年代,一切都被颠倒了。课停了,正常的秩序推翻了,老师被批斗了,领导靠边站了,同学们都投身到“革命”当中去。

     文革期间,由于经常练习,许多同学都写得一手漂亮的美术字。高二丙班的几个同学似乎对刷写大标语情有独钟,经常上街刷写大标语。同学们笑称:标语阀又出动啦。

     开始,大家用报纸写好标语,然后用浆糊贴在墙壁上。后来发现直接刷写在墙上,大标语更加醒目。于是,同学们提起墨汁桶,拿起毛刷,走上街头,在白色的墙壁上刷写标语。 

     黎洁祥同学自小喜欢画画和美术,是刷写大标语的高手,不用打草稿,在墙上刷写,一气呵成。他刷写的大标语,字体端正、笔划均匀,很有感染力。有一次他和同学合作,在硫酸厂外的墙壁上,写了一条“毛主席万岁!”的大标语,每个字足有2.5米见方,醒目的黑体字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后来,又夜间出动,用扫把沾上石灰水,在人民路的路面上刷写一条更大的,占满整条马路的大标语:“打倒美帝,打倒苏修!”。为了避免别人覆盖,他们还发明了用竹竿绑着毛刷,在墙壁的高处写标语。

 

当年的旧照片:标语阀又出动啦。前排右二是黎洁祥同学。

     文革后,黎洁祥同学先是回乡务农,接着到了香港,后来又到了法国。在那里边打工,边读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成为了一名职业画家,如今,在法国华人画坛小有名气。他虽然身在法国,却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为祖国的兴旺发达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是黎洁祥同学在法国巴黎的画室和他的作品。

     黎洁祥同学仍然没有忘记六中的同学们,没有忘记当年当标语阀的日子。法国的冬天来了,开始下雪啦,在巴黎住宅的院子里,铺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黎洁祥灵机一动:呵呵,为什么不在法国再当一回标语阀呢?

今天是农历大年三十,呵呵,就写“拜年”吧,向祖国拜年,向亲人拜年,向六中的同学们拜年!黎洁祥用铁锨和扫把,不一会工夫,“拜年”两个仿宋体大字就完成了。

真不愧是当年的标语阀!


   文章评论  (共 11 条评论)   更多评论  >>>    

    评论者: 历来黎粉丝 评论时间:2010/7/27 0:20:05

蔡生的大字标语真的称得上是艺术品,可谓“触目惊心”。记得一次在越秀山的全市大集会,蔡生一条醒目大标语,贴在醒目位置上,令全场尽识六中东方红。


    评论者: 老兵 评论时间:2010/7/26 17:56:10

标语大字相当地壮观,好多秘密字体都涌现出来,记得有拿相机照的,那传单油印的更是水平吧,套色,蝇头小篆漂亮清晰哦,据说是用老式唱机针刻的版。


    评论者: 梁朗都 评论时间:2009/8/9 19:04:12

旧照片中,后排左起:朱卓裕、王琰辉、(?)、(?)、张瑞标、黄沃林、胡波尔、(?)黄应焰


    评论者: 前排左起 评论时间:2009/8/9 14:33:40

前排左起:高二丙班黄焯光,柯坚珏,梁朗都,黎洁祥,杨爱城。


    评论者: 讲笑而已 评论时间:2009/8/9 12:46:26

黑体字是蔡生的专长和爱好。怎么写起仿宋体来了?
铺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一两吋而已。如果是一尺雪,阿都,你来写写看。



发表评论 你的IP:3.147.*.*
 你的姓名:    验证码: (输入计算结果)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管理评论

 
charset=gb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