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革纪实   [关闭]
 
串联,串联

作者:高二丙班 朱卓裕   日期:2011/1/1

前言:本文原名《串联:也算潇洒走了一回》,后因“潇洒”一词不是出自我们的那个年代,不敢擅用,于是易名为《串联,串联》。
        
                                         串联,串联

                                          高二丙班 朱卓裕


一九六六年秋冬之交,文化革命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学校停课,没有课上了。阿炳和我,加上阿雄,阿光,阿焰共五位同学在学校里无事可做,五个人成立一个组织,阿炳为它起了个名字:“竞红”。每天,到中大,华工,中山医,美院,暨大,华师等大学去看大字报。在大学里,看到外地来串联的大中学生很多。于是,我们也萌生了外出的念头,反正没有课上了,何不也到北京,上海各地串联,走一走呢? 但是,我们五个人中间,只有两人是工人出身,其他人恐怕因成分不是红五类而拿不到学校的证明,没有学校的证明,就拿不到火车票。我们劝阿炳和阿雄去开证明领火车票。阿炳不同意,要去就一起去,不去就一起不去。后来,阿焰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以领到了五张北上的火车票。阿焰的办法在早些时候的文章评论里有披露,不在这里重复。领票的时候,发火车票的红卫兵说,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间学校 -- 大朗中学。

火车北上,穿越千山万水,一路无话,浏览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到了北京,到处人头涌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北京已是初冬,秋风萧飒,落叶满地。我们五人被安排在盔甲厂小学留宿。盔甲厂小学在盔甲厂胡同,在长安街东,北京火车站附近,离建国门不远。盔甲厂胡同因明朝在此设盔甲厂而获名。是营造盔甲、铳炮、弓、矢、火药的地方。盔甲厂胡同是个好地方。这里曾是燕京大学的校址。美国友人斯诺和他的夫人海伦就曾住在盔甲厂胡同13号。

盔甲厂小学已经停课,我们在课室里打通铺,麦秸铺在地下,有被有褥,且烧蜂窝煤取暖。安置下来之后,我们步行到天安门广场。啊,宏伟庄严的天安门,汉白玉建筑的金水桥,东西走向宽阔的长安街,巍峨高大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北京,我们来了!

后来几天,我们从火车站坐公共汽车到海淀,在那里换车到中关村,然后到北大,清华看大字报,北大的校门是四合院式的。大门有门槛,是要跨过去的。大字报区被东南西北的教学大楼围成。我们五人浏览大字报,学习北大学生敢于革命造反的大无畏精神。清华大学的门比较有气魄,一进门,一路是大字报棚,向远处延伸而去。我倒是对清华大学的九号楼很感兴趣。据说,九号楼是由九机部出资建成,为二炮部队和核工业培养大学生的地方。九机部本身就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对外公布的只有一机部到八机部。

几天后,就迎来了大日子。清早,领了干粮,水果,跟着大队伍,从东单北上到东四北街西转东四西大街,再进入五四大街,然后南下北池子大街,往南到南池子大街。一出南池子大街,在长安街就可以看到天安门了。可是,到了南池子大街,大队行进缓慢,虽然离长安街不远了,已经是下午四五点了。行进中,我们和广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两个男同学,两个女同学不期而遇。他们排在我们的队伍前面。当大队每移动到一个地方等待的时候,他们就站出来表演唱《欧阳海之歌》,有唱,有舞蹈动作,乐此不疲。《欧阳海之歌》的歌词,“湘江岸上枫叶红,列车飞驰在群山中, 透过那黎明茫茫的薄(白)雾,迎面来了一队炮兵,来了一队炮兵。......”,我全都还记得。至今,我开车上下班的时候,睏了就要大吼大唱,选的大多是《欧阳海之歌》。不过后来,我吼的唱的却是黄霑填词的《分飞燕》,个中原因,也许大家都知。

太阳下山了,队伍已经接近长安街了,到天安门只有一箭之遥了。却传来消息说,毛主席已经离开天安门,检阅结束了。大队伍一哄而散,我们非常失望,相约等待着下一次的检阅。

就在第八次和第九次检阅之间,大约有一两周的时间,我们五人上了长城,去过颐和园,北海,天坛、地坛公园,中山公园, 也去过王府井,东单市场,大栅栏。上长城的经历是难忘的,我们坐公共汽车到了昌平,在昌平买了火车票上车,沿途经过点将台,停在有詹天佑工程师铜像的火车站,步行到八达岭城门景区。然后,选择了陡峭的那边攀登长城上到山顶。和第一次见到大海一样,站在长城之上,居高临下,放眼遥望,万里山河尽收眼底,心胸顿觉宽阔,开朗。感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妙处。到颐和园游玩也是一大乐事。偌大一个园林庭院,到处景色迷人,雕梁画栋的长廊,高大奇妙的排云阁,似船非船的石舫,以及园门惟妙惟肖的卧狮,立鹤等青铜制品,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期间,阿炳遵其母嘱咐,要买六神丸。我们到了大栅栏,找到了同仁堂。阿炳问了同仁堂的伙计,同仁堂的伙计说没有。就叫我去再问。我去问了,同仁堂的伙计问我要多少,帮阿炳买了两小瓶。原来阿炳把六神丸说成是六神“元”,同仁堂的伙计没有听懂。那个年代,同仁堂的六神丸是紧俏货,大家都为阿炳买到六神丸而高兴。

1966年11月26日,毛主席最后一次检阅红卫兵了,我们是在东长安街建国门路段接受检阅的。比起上次的“长途跋涉”,这次我们坐在路边,以逸待劳。大约中午过后,毛主席乘坐的北京牌吉普车,时速120公里,从我们的面前飞驰而过。坐在路边的红卫兵一哄而起,我们欢呼雀跃,高呼万岁,望着吉普车绝尘而去。总算是见到毛主席他老人家了,了了一场心愿。于是,我们决定北上东北三省串联。

第一站到了天津,住在天津聋哑学校。天津是首都出海的门户,津门要地,港口多且繁忙,装卸机械高塔长臂林立,是我们在火车上看到的风景。天津有三件事是记得的:一是天津的冰室和广州的冰室是一样的,可以坐下来吃雪糕,在北京就没有这样的冰室。二是天津的那条海河桥和广州的海珠桥几乎是一样的,恐怕是出自同一家建造商。三是天津人讲话的语调和广州人讲话的语调很相似。我们听到天津人讲“边走边讲”,以为是广州人在讲“边走边讲”。可是,奇怪的是,诸如在天津去了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都没有印象了,只有这三件事还记得。

第二站我们到了沈阳,住在红工广场的沈阳开关厂。红工广场是沈阳重轻工业大厂的集中地,每日
这里,机器隆隆声从厂房响出来,烟从烟囱飘出来,载重汽车车轮滚滚,一片繁忙的工业景象。那时的十二月的沈阳,已是冰天雪地了。我们试图向接待站借棉衣棉裤,然后到哈尔滨,再上大庆油田。却因借不到,只好改变计划南下上海。如此说来,沈阳也没有在我们心目中留下太多值得纪念的地方。倒是有件事还记得的是,在沈阳工大听到了一段对话,一上海学生抱怨没有热水洗澡,东北籍的学生说我们这里一个月才洗一次澡,上海籍的同学就说我们一个礼拜至少要洗一次澡。我和阿炳大笑,我们每天洗澡,不过不是在这里。

六八年一月,国务院发出了通知停止学生串联。我们也如倦鸟思归巢。离开沈阳,阿焰和阿光和我们走失散了。他们下了大连,旅顺,我们直奔上海。经过济南,南京都没有下车,倒是记得在南京等火车摆渡,那时还没有南京长江大桥,已是半夜时分,花了三四个小时。到了上海我们三人住在税务局。在一条和南京路平行的街道上。从住地步行出南京路,说不尽的都市繁华,望不尽的十里商场,算不尽的车水马龙。从住地移步不远,就可以到城隍庙,亦即是豫园。园里有九曲桥,有众多的亭台,商铺。节假日,周末这里热闹得很,一幅旧时墟集的景象。在上海,我们被安排参观了江南造船厂的万吨水压机。也在南京路上徘徊,在黄浦滩头驻足,在大世界外仰视。我们还到了闵行,上海市的一个卫星城。在公共汽车上听到有人说广州话,我和阿炳相视而笑。

最后一站我们三人到了杭州。我们住在西子湖的旁边,每天起床看到清早的西子湖,烟雾轻锁 蒙蒙细细,水汽蒸腾,渺渺袅袅,淡妆浓抺,美妙无比。在杭州,我们到过西湖,苏堤,岳王墓,三潭印月,灵隐寺,雷锋塔,均没有能进去。还到过钱塘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以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蔡永祥出名,他是防守浙江钱塘江大桥的解放军战士,在站岗的时候看到大桥的铁轨上横卧着一根大木头,他立即排除险情,避免了一场桥毁车翻、人员伤亡的惨剧。离开杭州,我和阿炳,阿雄归心似箭,一路无话直奔广州,回到家正好过春节,我们称之为“皆大欢喜”。

春节之后,我们回到学校,和阿焰和阿光汇合,看到阿城,阿苇,阿珏,阿都和阿贵几个人,占了两栋老师宿舍中的一间头房,成立了“不到长城非好汉”小队,准备步行长征,到北京,游览长城,决心不小。稍后,我们五人也尝试了一次徒步串联,上长沙,然后徒步到韶山,参观伟人的故居。第一天,从长沙步行几十公里到了湘潭,住在一位老乡的家中。我们知道湖南人嗜食辣椒,特别告诉那位大嫂,我们不吃辣椒。到了吃晚饭的时候,那菜肴还是辣到难以入口吞咽。大嫂说她没有放辣椒。我们想,大嫂家的锅碗瓢盘,常年粘染辣椒,就是不放辣椒,煮出来的菜肴也可以辣味十足,辣味无穷。晚上睡觉,在阁楼上打地铺,一躺下,发现旁边是一副棺材,吓了一跳。还好,知道外省人有预造棺材的风俗。也因长途跋涉,疲劳不堪,倒头就睡,睡到天亮。从湘潭到韶山的路程比从长沙到湘潭的路程短,第二天中午时分就到达韶山冲。只用了两三个小时,就完成了参观伟人的故居。于是步行返回,半路遇到有人相请,搭上车回到长沙,然后坐火车回穗,实在不算“徒步”串联。

串联是我们在文革中的一生难以忘怀的日子,无牵无挂,无忧无虑,长了知识,开了眼界,快乐得很。虽然我们去的地方不算太多,也算亲近了一回祖国的大好河山。


   文章评论  (共 20 条评论)   更多评论  >>>    

    评论者: lusy 评论时间:2011/7/13 16:11:48

朱学长,毛接见红卫兵其实共8次(包括10.1国庆游行)。分别是8月18日,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1日,第八次接见是11月25、26两天合为一次,该次接见为环城接见,毛主席乘车沿东西长安街一直驶往城西,26日我是在西郊机场等了大半天才见了个背影(一开始不让站,等到一站起来检阅车已经开过了)。这次据说接见了250万。


    评论者: 哎呀 评论时间:2011/7/12 23:23:02

哎呀,你们踩到蛇尾了,踩到虎尾了,踩到右派尾了。说笑了。




    评论者: 老蛇 评论时间:2011/7/12 22:19:57

唉兄:我语言冲撞了您哪?如是,实在是无心,在此表示歉意。
      在下只用一个马甲,观点鲜明,有一说一。只想在老三届网有一个好的氛围而已,关我甚么事?华佬与我相处多年,没有红过脸面。我的意思是:除了虎兄的转帖的几点外再加一个诤言就完美了。我不在意“哎呀,你们踩到蛇尾了。”?以前的右派不也有尾巴吗?说笑了。


    评论者: 高二丙班 朱卓裕 评论时间:2011/7/12 21:59:14

按文中的“第八次和第九次检阅之间”和“最后一次接见”之说推断,评论(2011-7-12 21:33:09)中的第四,第五,第六应改成第七,第八和第九。请见谅,


    评论者: 哎呀 评论时间:2011/7/12 21:41:30

哎呀,你们踩到蛇尾了。


发表评论 你的IP:3.148.*.*
 你的姓名:    验证码: (输入计算结果)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管理评论

 
charset=gb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