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一号(续)
我们杨梅人于9月5号相聚“空中一号”喝茶。当站在28层,往窗外望,亚运开、闭幕式地点海心沙与周边的美景,还有标志性建筑“小蛮腰”这美景一览无遗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开心地忙于拍照留影。边喝茶,边聊天。为这幸福,快乐的相聚。大家不禁地感叹,活着真好!友谊真好!
同学,知青相聚,谈话的主题,不外乎当年上山下乡。1968年我们没有选择地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我们登上红卫一号,远赴海南,当我们26个知青到达杨梅队时,我们杨梅人就结下了这份仙缘。在那战天斗地的艰苦岁月,大家共同的命运使我们团结,互相帮助和扶持下,渡过了我们难以承受的艰辛。是我们的友谊在那渺茫没有希望的日子里,勇敢地走了过来。在那微薄的报酬下,我们付出了我们的真诚,也献出了我们宝贵的青春。但我们面对命运和希望时,我们只有茫然,一点不由人。
当命运和希望向我靠拢,我们得以回城,但不可忽略的是,我们这些“知识青年”由于各种招工的境遇,工作各有差异。我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工作技能,只能承担熟练工的简单工作。我们之中是有优秀的,成功人士,但那只是少部分。事实上,我们这代人中的大部分,在这颠沛流离,动荡不安的几十年里,当务之及的是生活的安定。我们面临着的是住房,是病痛,是养儿育女,伺奉父母,我们这代始终都在为生存而奋斗,生活的重压,使我们失去了自由,机会和展现自身的能力。我们这代大部分人没有背景,也没有特殊的际遇。改革开放,我们又面临着下岗内退和退休。我们的知识结构和意识形态在本质上同市场经济难以相容,我们这一代,在不知不觉中退的离现代市场经济的主动脉越来越远。我们成为这个社会金字塔的底层。这一点不由人。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经历了几十年的劳累和重负。岁月使得我们逐步老去。如今年轻时超负荷的重负,使得我们的身体出现这样和那样的毛病。今天我们在空中一号喝茶,谈论着如何退休后保重自身的健康,精彩过好每一天的同时。我们也感叹杨梅离我们而去的同学,知青。为他们的离去感到难过。同时也感叹杨梅的一位小弟,还在病痛的折磨下,顽强地与病魔和贫穷作斗争。
几十年杨梅人的友情总是牵动着我们。这种友情逐步的转化为亲情,他是我们杨梅人的小弟。他的病痛也会使我们心痛。也会使我们不断的记挂。他的病得到了国内外的同学和朋友的无私热情帮助。今天我们的聚会,重要的议题,却是为了能帮助我们的杨梅小弟如何治疗,延续生命。这个议题得到了杨梅人的一致行动。今天没到的杨梅人,通过电话,一致响应。就是香港的杨梅人,也不落后。杨梅人虽无大富大贵,但爱护小弟,面对生命,使我们杨梅人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这项议题也得到了刘显伦,陈列,陈顺鹏同学的无私的大力支持。
在杨梅小弟身体的允许下,我们邀请了他到我家一聚,同时我们也邀请了六中老三届联络组的领导陈顺鹏同学,慰问和了解他的病情。我们主动地与六中老三届联络组联系,以实际行动支持六中老三届联络组。在杨梅小弟面前,我们也真心诚意的奉上我们的关怀与帮助。晚上我们集体外出吃饭。热闹得话题,还是离不开我们同学,知青的生活。我们这一代,不喜欢说“我”,而是喜欢用“我们”来代表我们老三届的同学和知青。
我们心里默默祝福,在杨梅人和大家同学,朋友的帮助下,希望奇迹能够出现。希望我们杨梅小弟能在不久的将来健康地和我们一起参加各种聚会。热闹地互诉。
我们也希望六中老三届联络组,能很好的履行职责,给更多困难的同学带来生的希望。
饭后陈顺鹏同学,特地开车送他回家。望着汽车离去,我想在生命面前;有什么真理比希望更加美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