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一种爱好----游泳
写于 2006-05 金羊论坛
体育运动,是我的第一爱好。读了好多年各种各样的学校,基本上都是以此为主以读书为辅,大学那四年却是例外。工作之后,体育运动也没离开过我。现在看来,这玩艺儿会跟着我进棺材的。在种种运动中,和我最亲密且持久的是游泳,游泳也是我自以为水平最高的项目之一; 当然我进过赛艇项目的广州市业余代表队,但现在平民谁还有机会搞这个呢。
幼儿时期,跟父母妹妹一起到珠江泳场(现黄金海岸)“游”过一两次泳,其实都是玩水。十岁左右,小学里就有了游泳课。不过泳池是泥底,壁是木柱子并排围起来的,水是从珠江里引入的江水。学了二、三个学期共几十节课,基本没学会,大概能游十多米,会换几口气吧。
初中进的是广州六中,游泳传统学校。没有学不会的同学了,因为整个夏天体育课全是游泳,每天下午课后还可以去游。虽然两个五十米池(一深一浅)的池壁及池底都是水泥,但水仍是珠江水,脚板常会被“蚬壳”割破。学生学游泳积极性很高,因为每人都按程度分发给花、红、蓝或白的布泳帽----谁不想先戴上白帽到高级池自由自在地游呢。况且教师和一些同学的水平也很高。记得教师中有健将级运动员是校友从国家水球队回来教书的,也有省队下来的一级运动员; 学生中有若干一级运动员,二、三级者不可胜数。从幼儿园起就体弱多病且身单力薄的我在这种环境下,把游泳课当成是摆脱被人歧视地位的一种手段,这是我最认真上的课了。其它的语文数学之类的课我大体仍如小学中那样半玩半听,唯有体育课才会全神贯注。到了十五岁初三那年,我已经能在校游泳池充当救生员了。不过由于发育比较迟缓,速度与校队队员差距太大,即使在班队也挂不上号呢。为了进一步提高力量和耐力,我除上课外还举杠铃、跑步、蛙跳、九级十一级十三级跳、投手榴弹等,也与小同学到中山大学码头游到对面的二沙岛。
上得高中,开始发育,加上各种狠练,渐渐可以代表班队参加校赛了。只能参加蛙泳,因为其它泳姿均无取名次的可能。多是入围的五、六名,最好名次是200M第三名。对于非校队成员,这已经是最高的可能性了。这还是到了1966年读高二时才达到的,同时还在这个项目上达到了二级运动员水平,可惜因文革开始而未拿到等级证书,真是终生遗憾。要知道,那时能拿到证书会觉得多么荣耀啊。当然,每年横渡珠江还有元旦的冬泳(也是渡江)基本上是全校学生参加,每个学生都有任务,例如我就曾负责用一个星期“一帮一”带一位女同学学会了游泳并横渡了珠江。
接下来下农村当知青,只是用游泳和农民打赌,或者到东江里捞些柴草。回城后读中专入工厂读大学,都参加过一些低水平比赛,例如手表厂比赛、轻工局比赛、大学的校内赛,蛙泳和自由泳都有过不同名次。
毕业分到现任职大学十几二十年后,才开始有一点正式比赛的经历了。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年龄大了,同龄人中原来水平比我高的人现在水平下降得比我快多了。在学校里,分龄组比赛中往往胜得很容易,而且也有机会尝试蛙泳以外的姿式了。好像是2002年,学校组织队伍参加广州市成人分龄组公开赛,我报了50M蛙和200M混合泳,本来可能得第三的50蛙居然跟着抢跳的人犯了规,混合泳则第二。2004年再参加该公开赛,50M蛙泳第五,50M仰泳第一,竟获得了个人运动史上的第一面“金牌”。虽然以往在各种比赛中也拿过不少第一,但真正拿牌的还是首次,这时我已经56岁了。去年12月又参加该公开赛,50M仰泳和200M蛙泳均第一, “再夺二金”,这还是我6月份住院后随意游游练练的结果。然而,和以前那种在多种项目中疯狂求胜的比赛心理相比,这次泳赛对我来说不再是一种争胜负的过程了----我还是来这了,这就行了。
近几年来随着岁数的增长,足球篮球等冲撞剧烈的运动渐渐不参加了,羽毛球好像也慢慢超过了我身体的适应能力。也许,游泳会伴我渡过余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