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路来风   [关闭]
 
告辞

文章来源:知青恊会  作者:黎服兵  提供者:狼奶  日期:2010/4/23

告辞

粤海知青网的朋友们,再见!
为了实践宪法的承诺,为了自由的尊严,为了民主的启蒙,和大家一起在三年前创建了十万知青沟通的平台。大业初成,因为政见不合,性情不同,分歧难以弥合,让我们友好地说声再见。
三年的时间,证实了网络真的如以前认定,应该而且必须做到“四有四无”(有组织无纪律;有边界无门槛;有利益不自私;有积极分子无领导干部)。粤海知青网实质是一个众生平等交往的平台,硬要把它做成一个有纪律有领导的东西,无疑是戕害了它的灵魂,窒息了它的灵性。散文版(后来被改为随笔杂谈版),以有思想有文采有人性有自由表达为号召,以不删帖不指责不划线欢迎异端邪说为品性。做的效果如何,我们素有自信,十万农友自有公论,历史将有定评。被封版,是“有关方面”的保守无知还是告密者的恶毒谋害,有待调研。在此情形下,网站管理者最应该做的是争取解封,最不应该做的是要散文版改变宗旨。与其被整改,不如离去。
“有关方面”的管制,暂时无话可说,但还是感谢它们的宽松,毕竟没有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而网站中一些人,却想做“有关方面”不愿做不敢做的事,想引用网站“纪律”让崇尚思想解放的散文版调转枪头半夜起床去删除一些人不喜欢的言论。这未免强人所难,版主可以不当,灵魂不能出卖!朋友不能出卖!采取诀别的动作是希望某些人明白,网站的“纪律”不可能约束网络的自由,不可能桎梏人权,更不可窒息思想。要来就来,要走就走,嬉笑怒骂,自由自在!
三年来辛苦搭建的言论平台民主花园,一旦毁掉,着实可惜。我们在这里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探讨共和之路,议论建国之策,憧憬自由民主的未来,怀念艰苦岁月的友情,批判文革的反动,批判上山下乡运动的残酷无情,创建知青文化的理论体系。三年的笔耕,可说是淋漓尽致、畅所欲言,高朋满座、声名远播。为了网络自由自在的原则,只能义无反顾。当然不是说缺了谁网站就办不成,只想说没有容人之量没有民主制度的网站是没有生命力的。
临别有一言相劝,“没有了批判,赞扬毫无意义。”散文版的主张和网站一些人的主张,分别代表了知青的两端。赞扬,很好;不许批判,很不好。知青在那个年代都精通了辩证法,在实践中,有些朋友却用得不好。没有了被批判的言论,凭什么去邀功请赏?凭什么去献媚取酬?我们都知道网上有群“五毛党”,发一帖领取五毛赏金,要是没了咬噬的对象,豢养者就不会出钱了。这是个比喻,为的是说明道理,并不是直指粤海知青网的一些人。
网络还有一样特性是网站“纪律”管不住的,就是网络的公开性和永恒性。任何言论一上网,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就存身于无限的网络空间,存身于恒河沙数的服务器之中,无法删除,无法屏蔽,无法杀灭。这种技术的进步,使得封建专制、独裁野蛮、组织纪律无可奈何。在没有认识网络的本质前,尽管花钱费力费心去弄吧,只是白费心机。以为凭专制的力量可以控制网络,凭技术可以封锁网络,真是很傻很天真。研究一下GOOGLEsearch spider 吧,那只可怕的搜索蜘蛛可以爬梳出任何真相。
我们(包括知青网所有的人和马甲)以网络相遇相聚,这是曾为知青的缘分,不必以组织纪律相离,更不要以恶言秽语相逼。让我们以网络的方式告别,自由自在,无处不在。

2010-2-8
初稿

2010-4-17
新随笔杂谈出现隔日二稿


[ 本帖最後由 gzlfb 於 2010-4-21 23:47 編輯 ]

TOP


   文章评论  (共 9 条评论)   更多评论  >>>    

    评论者: 求真 评论时间:2010/5/4 9:48:21

燕雀安知鸿鹄志?服兵,好样的!


    评论者: 看服兵 评论时间:2010/4/25 21:02:00

来去自由,是互联网的特点,要走要来,悉听尊便,犯不着告示天下。写告示的目的无非是秀秀自己,出点风头。“虽走犹荣”嘛,可以理解老黎的心酸。


    评论者: 馊主意 评论时间:2010/4/25 18:08:22

让黎服兵自己搞网站,当网站的头,不是分分钟等执笠吗?


    评论者: 大帅 评论时间:2010/4/25 10:05:09

“黎服兵”顾名思义就是“来服兵役”,但当兵却想不受“组织纪律”的管理,当然只好离去。我很同情他,建议他改名“黎当帅”,自己当个的网站头头,免得受气。


    评论者: 赞成 评论时间:2010/4/24 7:57:03

一个很自我的人是很难与人相处,很难在有领导有纪律的组织内立足的。粤海农垦知青网已关闭了留言板并对随笔杂谈进行了调整。我们要以此为警醒,不要重蹈覆辙。对于黎服兵的离去,我是赞成的。


发表评论 你的IP:18.221.*.*
 你的姓名:    验证码: (输入计算结果)
* 请各位网友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管理评论

 
charset=gb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