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到 月 饼 寄 情 时
2007年5月5日,高三乙班同学与当年到博罗插社的知青20余人,驱车前往园洲,瞻仰了陈穗生同学生前在吉头村居住过的屋舍,其后又到公社行政机构所在地(下南),回瞻了陈穗生当年惨遭批斗的旧址。七十年代初,因追求理想泅渡失败的他,以叛国罪被捆绑在公社繁华地段的砖石柱上,露天示众,断粮断水。
如今园洲巨变,物是人非,旧砖石柱尚在。有同学怀着沉重心情,在穗生被捆绑的地方留影,一念同窗,二念这段悲壮的知青血泪史。
穗生是有抱负的青年,爱好文学,思维活跃,文笔生辉。据闻其父抗战期间与乔冠华共事,在香港出版进步刊物,交往甚深。解放后,许多当年老友还留在港澳和东南亚从事文化出版工作。穗生下乡后,仍胸怀大志,激情于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曾说:去香港,就是要去找父辈的战友,也操笔杆子,也要搞文化新闻工作。
然勇士壮志未酬,却被五花大绑在砖石柱上,时值1971年中秋节前后。
当时,高三乙班林同学抽调在公社任职,最早得知情况,心急如焚,却不便出手搭救,即秘密告知徐英仲老师的女儿,也是插队的吴同学,共商办法。吴觉得让其弟弟(小名毛毛)出手为好。身健力壮的毛毛得知情况后,赶紧从生产队去公社找林同学。林从住处柜筒中拿出舍不得吃的月饼,叫毛毛赶快送给极度饥饿的穗生。当时食物短缺,月饼是很衿贵的。毛毛二话未说,抓起月饼就走,并假装闲逛,踱步到砖石柱旁,扮开月饼,警惕着一口一口喂四肢动弹不得的穗生。
穗生被释放后,负重劳作,万念俱灰,患上心肌炎自己也不知道。之后,他为实现目标再度冒险,亦未成功。孱弱的他,不得以返城求医,其时细菌已严重侵蚀心脏,在中山医住院一周,救治无效,舍亲人而去。
三十多年后,高三乙班同学再赴园洲观光,回望那砖石柱子,感叹油然而生。
今又中秋,忆起月饼之痛,含泪无语。抬头望明月,深切怀念殇折的勇士!
|